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吳坤瑩 攝影報道)校訊通是國內通訊運營商推出的一種校園信息化服務系統,曾在國內許多學校中被廣泛使用。雖說校訊通給家校溝通架起了橋梁,但因為“強制攤派”、“信息滯后”等原因,被人詬病不止,引起輿論紛爭不斷。近日,三亞也出現了校訊通問題,一位還未婚的年輕姑娘,莫名其妙變成了家長,“開通”了校訊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令她質疑的還有什么?
事件:未婚少女變家長“被訂閱”校訊通
一天下午,當謝女士正在家里用手機看視頻時,收到客服發來的一條短信,她以為這個月又該交話費了,打開看內容卻是:尊敬的客戶,您好。您已成功開通和校園(原校訊通)業務并訂購和校園學生(10元短信)套餐一。
這可讓謝小姐納悶了,她從未要求過訂閱這項業務,怎么就莫名其妙開通了?而且,校訊通一般是學校家長才辦的,自己一位未婚姑娘,何時變成了學校家長??
令謝小姐還感到驚訝的是,國內多地學校已經停用校訊通,三亞卻還在使用。“校訊通不是早就不用了嗎?我看過一些報道說,家長覺得這個沒必要,打電話或者用QQ那些就可以,現在其他城市的學校都沒有再用這個了。”?
解釋:家長錯填手機號“鬧烏龍”
謝小姐馬上打電話取消了訂閱并詢問客服。對方解釋稱事因學校某位家長在開通校訊通時,填錯了號碼,才導致這起“烏龍事件”,同時發來短信提示已成功取消三亞市河東區中心學校和校園(原校訊通)業務。
記者隨后前往三亞市河東區中心學校(現在的三亞市第二小學)證實了此事。校方德育處主任表示學校確實在用校訊通,且于今年4月也通知了家長自愿開通,可能家長是在那時錯寫了號碼。該主任還介紹學校大部分家長都開通了這項業務,在該校已經有多年的使用齡,并表示這并非河東區中心學校的特色,三亞其他學校也有。
二小學生排隊出校
調查:三亞多所中小學使用校訊通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河東區中心學校以外,校訊通目前在三亞第六小學、第七小學、第四中學等中小學校有被使用,甚至在部分學校已經“落戶”多年,成為家校溝通的一種“傳統”方式。
在記者采訪到的學校中,學校有關負責人均表示,校訊通是家長自愿開通,每月10元的花費則是由通訊公司扣取。校訊通主要用于老師向家長發布學生作業信息、安全通知等。但也有的學校比較“特殊”。
第四中學有不少家長使用校訊通,但該校黨支部副書記表示是家長主動去開通,和學校無關。并且這項業務不用于發作業、通知等。在該所中學,每個學生手里都會有一張“學生卡”。據介紹這張卡起到“門禁”作用,學生只有刷卡才能進出校園,同時家長還能知道學生進出校園的時間,但是要開通校訊通才能有這項服務。
家長接孩子放學
看法:談校訊通去留 家長學校意見不一
校訊通去留時常伴有爭議,這項業務在三亞學校被廣泛使用,是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記者為此采訪了多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
陳女士的兒子在二小上4年級,她告訴記者,校訊通她只用了半個學期就取消了,“覺得沒有多大用處,而且頻繁發一些和孩子學習無關的短信。”
許多表示反對的家長和陳女士一樣,認為校訊通形同虛設。部分家長表示,現在微信、QQ已經普及,沒有必要使用付費的校訊通。也有家長表示,校訊通其實是一種“綁架消費”行為,如果自己不用就會變成“特例”,擔心老師有意見影響到孩子,最后不得不“妥協”。還有家長覺得,每月10元的訂閱費雖然不多,但要換相關運營商的手機號才能收到短信,十分“浪費而且麻煩”。
表示支持的有家長則認為,學校用校訊通發布的消息更權威可靠,也能避免數據流量問題而錯過通知。四中一位黃姓家長說,她開通校訊通,是為了每天掌握孩子進出校園的時間,對孩子的安全有基本監督作用。
盡管家長看法不一,但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多數家長還是認為校訊通可以被其他免費的通訊應用替代。
而河東區中心學校有關負責人認為,盡管QQ、微信等交流平臺有所普及,但并非所有家長都熟悉使用電子產品,校訊通相對其他方式來說,更能夠服務于不同生活條件的家庭。
“如果對于普通學校,我認為有和無都沒有多大必要性,不是說校訊通有多好,但是家長在我們學校,這個有它存在的一定道理。”在采訪中,三亞市第四中學有關負責人未正面談校訊通存在的意義,但表示作為他個人來講,如果想了解自己孩子上學的動向,校訊通就有存在的必要。
現狀:國內多地學校已禁止使用
不可否認,校訊通為家校溝通架起了橋梁。然而近年來,校訊通也因為 “千年校訊通”、“綁架消費”、“未經許可開通業務”等原因,被市民網友詬病不止。
校訊通廢留一向引人爭議。據其他媒體報道,校訊通曾被指違反發改委、教育部發布的《關于規范中小學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2014年,北京、重慶、西安、陜西等多地教育廳、工商部門發文清理、整頓校訊通業務。國內部分專家認為,校訊通給家長造成沒必要的麻煩和花費,沒有起到強化家長與學校溝通的作用,建議取消校訊通這類業務。早在幾年前,國內多地中小學就已經禁止使用這類業務。
日前,為進一步了解學校使用校訊通的問題,記者前往三亞市教育局,但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權力下放,建議去吉陽區教科局了解。而吉陽區教科局表示“不太清楚”,校訊通是學校自主的行為。
?
?
相關鏈接:
河北博野校訊通稱孩子被劫 實為學生逃學說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