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最近掀起共享單車熱潮,不過這種涉及盈利性的租單車服務在多個一二線城市推出后,廣州和上海接連發生單車遭人為破壞的事件。在深圳蛇口灣廈山公園又有不同營運商約500輛共享單車被堆放成兩座兩三米高的小山,令市民無法正常使用。共享單車遭破壞全是素質問題嗎?
一輛ofo單車的座位不見了。
一排共享單車被整排推倒。
一輛ofo單車的車號和二維碼被涂花。
津城投放8萬輛共享單車 上路容易停放難
記者走訪發現,并非所有共享單車都“共享”了,除被破壞之外,一些共享單車甚至變成了“私家車”。記者了解到,共享單車的管理涉及多部分,管理決策有不小難度。廣州市交通部門已深入多家進駐廣州的共享單車平臺了解調研行業現狀,醞釀與各相關部門合力研究工作方案。
亂象一:占為己有
市民蘇先生爆料稱在單位車庫取車時發現了一輛摩拜單車。“太沒素質了,放到這里來自己用嗎?之前已經發現過好幾次了!”一怒之下,蘇先生就拍圖將該情況投訴到摩拜單車后臺。無獨有偶,在街頭,一輛橙紅色的摩拜單車也被人用小小的鎖頭鎖住,直接拴在了護欄上,其他人想用也用不了。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
亂象二:惡意破壞
除了占為己有,有些人還對共享單車進行惡意破壞。在街頭,記者看到一輛黃色的ofo單車停在路旁,坐墊上積滿灰,原來這輛車的二維碼和車號被人用涂改液惡意涂抹,無法正常掃碼使用。即使在網絡上預約了,找到車之后,人們卻無法啟動。
亂象三:改裝兜售
共享單車上線后,除了“私享”之外,還有人打起了用共享單車發財的主意。近日,記者接報,在客村立交附近疑似出現了兜售改裝共享單車的情況。一位小藍單車的志愿者告訴記者,“兜售改裝共享單車的人帶我去他的倉庫走了一圈,發現幾種商家的共享單車改裝車都有,他們把車身換了顏色,鎖也去掉了,不過一看就是共享單車的款式。”經詢問,每輛車的價格不一,最貴的小藍單車能賣30元左右,其他共享單車也都在5元至20元不等。這一價格明顯遠遠低于市場價。
亂象四:亂停亂走
除了上述的極端個案之外,部分普通市民在使用共享單車時也有不文明行為,逆行、占用機動車道等情況時有發生。
部門:
已調研現狀盡快研究工作方案
記者了解到,網約單車雖小,卻涉及交通、國土、規劃、基建、交警、城管等諸多部門,決策和管理難度都非常大。其中,記者從廣州市交通部門獲悉,目前市交通等各有關部門正在加緊調查研究網約單車的發展和規范,此前交通部門已深入摩拜、ofo、小藍、小鳴等進駐廣州的網約單車平臺了解并調研了行業現狀,接下來將與各有關部門一起合力研究工作方案。
網約單車平臺:
新事物請大家給予寬容
對于共享單車出現的種種“囧境”,摩拜單車方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在各城市全市范圍內實行網格化管理,可及時整理轄區內的車輛,檢修、處理問題車輛等。
多家網約單車平臺負責人坦言,“智能共享單車”是一個新的事物,市民在得到低碳出行的便利之余,確實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希望社會各界能給予新事物適當的寬容,給予時間及空間,一起推動智能共享單車的發展。
小小單車,為何如此命運多舛呢?
@開心人:共享單車遭破壞,主要是素質問題,需要政府出臺具體的處罰措施。
@山林獵人:共享單車遭破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部分區域的單車投放量太小,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于是被消費者用各種辦法強行霸占。如果我們一出門,隨處都有共享單車可用,那么誰還會把它強行據為己有呢?
@曹建明:共享單車遭破壞,固然與市民和使用者的文明素質有關,但關鍵是企業的管理應該跟進。據觀察,OFO被破壞的比例似乎更高,一方面是由于其使用號碼牌作為開鎖依據,容易被破壞;另一方面可能跟投放量比較少有關。
@梅子鄂:某日從公司出來,準備騎共享單車時,發現有人在一輛共享單車旁弄了幾下,但并未騎走單車。我過去掃描,單車顯示有故障。那人又在幾輛共享單車旁弄了幾下,結果,這些單車都沒法騎。不知道這是不是共享單車的競爭對手所為?
“共享單車”考驗的是城市管理能力
無論是公共自行車,亦或是共享單車,管理一旦缺位,市民素質問題就很容易暴露出來。而管理不僅在于能力,更在于資金。由于公共自行車項目是民生項目,其對應的是交管、城管、規劃、建設、綠地和電力等多個部門,沒有政府的扶持是寸步難行。前期的大量硬件投入,加上后期利潤回收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扶持力度及公共自行車網點規模,從投資收益來看,企業無法長期承擔。有專家指出,在共享單車不能破解盈利難題前,一旦資本的潮水開始褪去,運作共享單車的企業必然尋求準公共服務、公共服務政策支持或者進行轉型。城市公共自行車或將長期生存下去,此時,全國性的戰略政策也將呼之欲出。(北方網編輯鄭津)
?
?
相關鏈接:
惡意損毀占用共享單車或涉嫌犯罪 專業律師給予解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