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進一步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5月1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試點示范推進《中國制造2025》深入實施,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近期,多家券商和投資機構針對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展開了密集調研。
圖為山西太重工人從采煤機前經過。(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張云 攝
調研結果顯示,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正在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兩股新興力量,也是未來兩大投資主題。在相關政策進一步支持和配合下,智能制造、戰略新興產業、綠色消費、文化、旅游等多個細分市場也將加速成熟。
抓手 產業升級帶動經濟發展
近期,包括興業證券、招商證券、投資中國等多家市場機構,針對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聯合多家上市公司和第三方市場機構展開密集調研。市場機構及上市公司普遍認為,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正在成為確保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兩股新興力量。
多位參與調研的券商研究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制造業正在從傳統的來料加工等中低端,朝著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戰略新興產業等中高端邁進。這些中高端制造領域,需要更加精密的制造工業和產業鏈協同,因此附加值更高,相關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也更強。目前,我國制造業已具備了實現進一步產業升級的良好條件,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下,制造業升級步伐明顯加快。
調研還顯示,在商業環境改善、零售業創新的大環境下,受居民收入快速提升、城市化進程加快等因素影響,消費者需求更加多樣化,對消費價值的追求也進一步提升。這促使消費市場朝著個性化、定制化、中高端化的方向升級,相關消費品的品質也不斷提高。
多項宏觀數據也顯示出上述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介紹,目前制造業升級勢頭良好。1月至4月,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了13.1%和11.5%,增長幅度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4和4.8個百分點。消費升級方面,發展型的消費增勢強勁,1到4月份中西藥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的銷售額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時,產業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1月至4月,固定資產投資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和服務業投資增長了22.6%和12.1%,分別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3.7和3.2個百分點。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相輔相成,良性互動。制造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關系很大,而消費升級事關生活質量,屬于需求側的升級。消費升級為制造業升級帶來了市場空間,而制造業升級為消費升級帶來物質保障。“一方面激活經濟有錢掙,另一方面賺的錢有地方花。”他表示,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刺激了經濟的內生動力從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機遇 圍繞兩大主題創投逐步升溫
上述市場機構認為,在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下,制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將成為未來兩大重要投資主題,圍繞這兩大主題的創投活動將不斷升溫。
多家券商研報認為,為推進制造業升級,我國先后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一系列相關配套政策。從政策內容以及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戰略新興產業三大領域,將成長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帶來全新的投資機會。
據多家市場機構和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預測,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推進,相關的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之巨。國泰君安研報認為,根據“中國制造2025”戰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余個細分領域,都將在未來十年得到快速發展。一方面,這些領域的相關產品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能夠確保可觀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這些領域均涉及完備和成熟的產業鏈,投資需求也十分旺盛。
在消費領域,投資機會同樣不容小覷。阿里研究院報告指出,根據近年來監測到的消費數據,原創、智能、綠色、精致、全球化、體驗是未來品質消費的六大趨勢。業內分析認為,上述領域蘊含著萬億級規模的商機。
國泰君安等券商認為,根據行業監測數據以及上市公司表現,零售、社會服務、汽車、輕工、醫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家電這八大傳統消費領域,正在向中高端升級,未來將會形成重要的投資機會。此外,文化、旅游、教育、健康、養老、信息服務等領域,將成為新型消費熱點,未來年增長有望超過40%,影響5億人左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