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點半,合川區雙龍湖風景區龍舟訓練基地內,都會準時響起船槳攪動水面、波浪擊打在岸邊以及船員賣力劃槳的聲音。從今年3月開始,一群由當地農民組成的男、女龍舟隊,每天都準時進行訓練。沒有比賽時,他們是打魚、務農的村民;需要比賽時,他們就是百舸爭流的運動員。今年,他們將代表重慶爭取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群眾比賽龍舟競賽的參賽資格。
隊員們認真備戰全運會預選賽。 本報記者 高科 攝
不少隊員是漁民 從小水邊長大
合川地處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匯合之處,這里的人們從小在水邊長大,對水有著獨特的感情,這讓合川一直有劃龍舟的傳統。
每天在基地訓練的,是將代表重慶爭取全運會群眾比賽龍舟競賽參賽資格的合川龍舟男隊和女隊,一共50人,全部是當地農民出身。“平時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打魚。”女隊舵手蔣周琴今年44歲,2011年合川龍舟女隊建立時,她就在隊中,“就是很喜歡,龍舟是我業余生活的最大愛好。”受她的影響,丈夫王思海今年也加入了龍舟隊。
龍舟隊里不少隊員都是漁民,從小在水邊長大,天生就是劃龍舟的好手。女隊隊長鄭江玲表示,“龍舟在合川有著很長的歷史,加上當地企業很早之前就喜歡搞各種龍舟比賽,所以大家對龍舟十分喜愛。”
拿獎拿到手軟 獎牌以“斤”統計
從小在水邊長大,除了對水有感情,隊員們對水有著出色的駕馭能力。
陳寶文和陳寶云兩兄弟,是隊里的主要成員,52歲的哥哥陳寶文不僅是隊里最年長的選手,此前還是龍舟隊的老隊長。“從小就在水里拉船,當然對水和船很熟悉。”兩兄弟都在河邊長大,沒有比賽和訓練時,就在當地找活干,需要比賽時,二人就開始積極訓練,“最早是代表鎮上參加龍舟比賽,之后參加的比賽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
靠著像陳寶文和陳寶云兩兄弟這樣的隊員,合川男女龍舟隊的成績十分出色。2015年,他們代表重慶市參加在內蒙古舉行的全國第十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共獲得10枚金牌。“可以說,我們各種獎牌都拿過!”哥哥陳寶文十分健談,“如果你問我們一共拿過多少獎牌,我就這樣告訴你:我家里的獎牌提在手上都有好幾斤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