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大街到南京南站,車費43.4元,比坐出租車貴10多塊錢。”16日一大早,趕高鐵去寧波出差的馮佳琪打了一輛網約車,“以前打開手機APP,顯示周邊全是車,現在接單后等個八九分鐘是常事。”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南京、蘇州等地網約車新政落地在即,網約車平臺、司機以及車輛必須三證齊備才能上路,導致近幾年瘋狂擴張的網約車市場遭遇大規模洗牌。隨著各大平臺的優惠補貼降低甚至取消,相當一批對價格敏感的乘客開始回歸傳統巡游出租車。
僅一成車符合準入要求
以燒錢補貼大戰起家并迅速占領市場的網約車平臺,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家住下關四平苑的鄭普力,家里已有一輛私家車,但自己平時都是靠網約車出門,“我們算過賬,打車比養車劃算,去年夏天一個月每天送孩子去游泳,各種券用下來,比再養一輛車能省一半。但今年開始明顯覺得網約車貴了,等把充值的錢用完,準備再買一輛車。”隨著補貼的停止,大部分乘客開始回歸實用主義的“理性”。
開了兩年多快車的沈師傅,最近把之前開的尼桑軒逸轎車換成符合新政的一款國產車。“很多人開網約車為賺零花錢,我開網約車為養家糊口,為了繼續開,只能貸款換車。”沈師傅告訴記者,開快車的司機有個微信群,今年以來,群里面很多人不干了。車明顯少了,但收入并沒有提高。“除了乘客車費,平臺補貼也是很大的一塊,去年補貼高的時候,每天能賺500多元,現在每天能賺250元就算好的。換車、考證,又是一筆費用。”
目前,在南京經營網約車的平臺公司有滴滴、易到、神州專車、首汽約車和曹操專車等5家。據初步統計,注冊車輛數達35萬,其中私家車占96.2%。根據《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暫行辦法》,這些車輛中能夠滿足準入門檻的約為10%,7月20日后,網約車平臺、司機和車輛須三證齊全才能上路營運。意味著,兩個月后,九成網約車將退出市場。
南京千人取得司機資格證
“和最初相比,現在區域考題難度明顯下降,通過率基本在95%以上。公司有300人參加考試,200人取得資格證。”首汽約車平臺凌隊長向記者報出最新進展。記者15日從南京市客管處獲悉,目前該市通過網約車司機考試的有1000多人,考試通過率在65%以上,還有4000多人已報名參加并通過資質審核。目前客管處正在調整考試流程和頻次,保證報名考試人員能按期參加考試。
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發布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平臺應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以滴滴出行為例,在天津取得網約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結果,可在全國范圍通用。在江蘇,滴滴出行已獲蘇州、南京兩地交通部門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具備在這兩個城市的線下服務資質。目前,滴滴、首汽、曹操專車已獲南京網約車資格證。
與駕駛員、平臺的加速拿證相比,根據南京管理辦法,想取得網約車運輸證,車身須有醒目的網約車公司標記,車內加裝GPS、攝像頭、錄音設備、行車記錄儀等,一般一輛車的改裝費用在2000元左右。但截至上月末,南京僅完成1輛網約車的改裝。
未來打車出行成本普漲
對于普通乘客來說,無論是傳統巡游出租車,還是新興網約車,服務與價格是最核心因素。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顧大松認為,出租車的定位從原來的公共交通組成部分變成公共交通的補充,更加市場化。全程雙計費、擁堵費也是供求關系的體現。只有整體市場化,才能倒逼出租車、網約車重視管理和服務來提高競爭力。出租車行業定價需要消化車輛、人工和管理等成本,如果價格高了,從業的人增加,打車自然不難,只要負擔得起肯定能打到車。對于價格比較敏感的乘客,拼車出行是一個比較實惠的方式。
根據南京出租車改革和網約車新政,巡游車實行政府指導價,推進實施全天候全程雙計費、交通高峰時段差異化價格政策。而網約車與巡游車實行差異化經營,網約車車型等準入門檻高于巡游車,即使巡游車運價實行雙計費,網約車價格也要高于巡游車。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各地網約車監管新政陸續實施,網約車數量減少、成本提高,加上實行市場定價,從短期看,網約車漲價不可阻擋;但從長遠看,隨著出行需求的進一步擴大,網約車價格將經歷先升后降,最終穩定在略高于傳統巡游出租車的水平。
?
?
相關鏈接:
網約車改牌做號:多重作假騙審核 每單利潤10余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