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17日任命前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米勒擔任負責“通俄門”調查的特別檢察官,以全權負責調查任何相關情況。
特朗普當天表示,他的競選同俄羅斯沒有“邪惡的關系”。他強調“徹底的調查會證明我們已經知道的事實”,即他的競選同任何外國方面沒有干系,也希望“事情盡快有個了結”。
美聯社認為,在共和黨提出設立獨立檢察官之時,司法部任命了特別檢察官,“加大了對特朗普及其同僚的壓力”。也有媒體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的主動出擊,以避免“通俄門”事件進一步發酵。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律師公會注冊出庭律師鄧洪認為,特朗普解除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的職務后,特別檢察官的任命標志著圍繞“通俄門”的美國國內政治博弈進入新的回合,司法彈劾正式進入輿論視野。不過,在當前法律和政黨環境下,博弈烈度尚可控。
鄧洪認為,就科米被解職以及特朗普就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的調查向科米施壓問題上,信息還比較混亂。“特朗普說沒有施壓、干涉(調查),科米此前在國會作證時,也表示特朗普沒有干涉。現在他提出,他曾在自己的一份備忘錄里記錄下特朗普向他施壓的情況,那么事情究竟是怎樣就需要調查澄清。”
美聯社在報道中提出一種假設,即如果特朗普“被證實確實向科米施壓以停止對弗林的調查”,那么就“存在妨礙司法的嫌疑”,在涉嫌違法的情況下,就存在彈劾總統的法理可能性。
美國歷史上有三次對總統的彈劾。1868年,國會眾議院同意彈劾時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議員們對他解除國防部長埃德溫·斯坦頓的職務表示憤慨,后者曾在亞伯拉罕·林肯總統麾下任職。在參議院審理時,第17任總統約翰遜以一票之差被宣告無罪;1974年在對第37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彈劾時,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根據水門丑聞同意彈劾的罪狀。但是,尼克松在眾議院全體議員按照彈劾的罪狀采取行動之前辭職了;1999年2月12日,參議院在對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彈劾案的最終表決中,以45票贊成對55票反對和50票贊成對5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否決了眾議院對克林頓的兩項彈劾條款,克林頓成為美國歷史上遭眾院彈劾但未遭參院定罪和罷免的第二位總統。
就當前形勢,鄧洪認為,判定現總統是否違法必須滿足兩點,一是認定特朗普有意圖停止調查,二是解職科米是由這件事引發,而且兩件事必須直接關聯,“就是說一要有意圖,二要有行為,才構成違法”。
鄧洪認為,即便構成違法,從歷史上看,司法起訴可能性不大,較大可能是啟動國會彈劾,但從目前共和黨掌控國會兩院的情況看,這種可能性也不大。
就目前美國媒體對事件的集中報道,鄧洪認為,“通俄門”在特朗普上任前后就一直存在,現在科米拋出備忘錄,等于添加了新料,導致媒體炒作的力度加大,“這是政治斗爭向縱深的轉入”。
“從兩黨斗爭看,這是正常的,”鄧洪說,“共和黨執政,民主黨必然會發難、挑戰,而且不會停止。”(夏文輝)(新華社專特稿)
?
?
?
?
相關鏈接:
守護生態文明 海口瓊山區啟動濕地保護志愿服務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