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郭 祥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決定,在一季度已出臺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再出臺6項減稅措施,包括簡并增值稅稅率、擴大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范圍、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等,預計全年將再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這些減稅措施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哪些行業和企業將迎來降負利好?市場主體對減稅紅包有什么感受?5月,本報記者對山東、河南、深圳、大連等地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
13%↘11%
簡并增值稅稅率,引導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下行
此次公布的6項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作為繼續推進營改增的措施之一,從今年7月1日起,我國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三檔,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
“13%稅率目前主要適用于農產品、自來水、天然氣、居民用煤等生活必需品,這些產品與執行17%的普通商品并沒有區別,但正是考慮到它們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性,對其實行了13%的優惠稅率。此次進一步下調到11%,將帶來更大力度的減稅,提高相關產業利潤或引導部分產品價格下行。”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說。
河南博愛縣三峽益眾新能源公司是一家主營煤層氣的能源企業,公司每年給下游企業供應煤層氣1億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稅率簡并后,下游企業按11%的稅率購進煤層氣,購進環節將減少成本480多萬元。”公司總經理譚傳榮說。
博愛縣國稅局局長張志強介紹,目前該縣境內西氣東輸一線工程和“端氏—晉城—博愛”煤層氣管線的安洛線、中鋁線、豫北支線等管道工程已建成投運,“博愛—鄭州—薛店”天然氣管道工程和“博愛—洛陽”煤層氣輸氣管道工程主體基本完工,東方燃氣、昆侖燃氣和三峽益眾新能源等12家天然氣企業和多家企業加氣站都在上述管線中,增值稅稅率簡并將在很大程度上惠及這些企業,預計可年減稅970萬元。
由于增值稅有環環抵扣的特征,上游企業交稅少了,將帶來下游企業稅負增加,這對農產品加工上下游企業影響尤其明顯。為此,政策特別明確,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這意味著在農產品初加工企業稅負下降的同時,深加工企業能夠實現稅負不增加。
“農產品按照11%的稅率征稅,給我們這種農產品初加工企業帶來利好,預計年減稅額20多萬元。”山東沂源縣鄉村園食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乃義對記者說。
而作為鄉村園公司產品的下游深加工企業,山東飛龍食品公司一度對農產品減稅很憂慮。公司財務負責人陳長霞介紹,企業一季度購進農產品425萬元,按照13%的稅率可抵扣稅款55.25萬元,如果按照11%的稅率計算,意味著企業稅款抵扣將減少8.5萬元,全年會額外增加約40萬元稅款。
“有了維持原抵扣力度不變的政策,我們下游企業不用再擔心稅負變化了,政策考慮得很周到。”陳長霞說。
30萬↗50萬元
更多小微企業邁入減稅門檻,帶來就業增加等社會效益
6萬元、10萬元、20萬元、30萬元——隨著國家對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加大,越來越多的企業躍入減稅門檻,享受到所得稅減半征收政策。本次減稅措施將這一門檻進一步提高到了50萬元,意味著今年利潤在5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都將收到這個減稅禮包。
深圳市德盛時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服裝批發零售的小微企業,去年四季度預繳所得稅時,實際利潤額37萬元,由于超過30萬元的門檻,不能享受優惠政策,繳納所得稅9萬余元。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利潤額就超了一點,今年如果我們與去年的利潤額相當,就跨進減稅門檻了,算下來可以減稅55500元,一下少交六成的稅。”
深圳市國稅局的統計顯示,去年該市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政策的有16萬戶,實際受惠面達100%,減稅4.29億元。按照新政策,預計今年增加受益小微企業約2500戶,減免稅約增1.3億元。
小微企業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是穩定國家經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載體,數據顯示,從資產凈值人均占有份額來看,同樣的資金投入,小微企業群體可吸納就業人員平均比大中型企業高出4到5倍。“給小微企業減稅,除了直接的減稅效應,更可以帶來就業增加等社會效益,一舉兩得。”胡怡建說。
“現在人工成本上漲很快,我們想多雇人擴大規模,但苦于沒那么多錢,這下國家送錢來了。”山東禹城市天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經理張樹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6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68萬元,應納稅所得額是36.59萬元,繳納企業所得稅9.15萬元;新政策后,企業需要繳納所得稅3.66萬元,減稅5.49萬元,按每人每月3000元計算,可以解決1.5個工人工資。
山東省國稅局初步測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擴圍到50萬元后,將涉及納稅人約2萬戶,減免稅額增加3億元左右。
50%↗75%
加計扣除,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踐中部分企業的所得稅可能降為零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如何幫助這些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是減稅政策的重要著力點。此次出臺的減稅措施,將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
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政策,企業的全部營業額在扣減必要成本后才會計征所得稅,而所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就是對研發費用要增加扣除額,從而減少納稅額。比如,企業正常生產成本100元,只能減少100元的納稅額,但如果這100元的成本是研發費用,則減少150元的計稅額,新政實施后,可以減少175元的計稅額,也就是企業在研發中每100元的投入,將多帶來75元的扣除額度,企業自然有了更強動力加大研發投入。業內人士表示,這項政策對科技型企業的減稅作用十分明顯,實踐中,部分企業的所得稅甚至有望降為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