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網綜不需要刻意追求全民追捧,把握分眾策略才是進入市場的捷徑。
       
     您當前的位置 : 黃燈籠辣評>娛樂體育>

    《姐姐好餓2》:“回憶殺”能撐多久?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5-23 09:20

      

    ■ 幾個“回憶殺”,你看哭了嗎?大小S姐妹倆曾是一代臺灣綜藝愛好者的青春記憶。各自結婚生子后,很少再同時露面,這次在《姐姐好餓》重演姐妹倆曾經主持的做菜節目《大小愛吃》。

      

    小S賣力模仿《流星花園》里杉菜的角色——杉菜是大S的影視劇代表角色。

      

    小S還請來老搭檔蔡康永和多年的“假想敵”林志玲。熟悉《康熙來了》的觀眾一定會覺得回憶撲面而來。

      【綜藝窗】

      或許是因為《大小愛吃》的搞笑做菜、《康熙來了》的麻辣訪談都很受歡迎,節目組就將這倆節目的所有爆點元素七零八落地拼湊在一起,成了《姐姐好餓》。實際上,網綜不需要刻意追求全民追捧,把握分眾策略才是進入市場的捷徑。如今這個“四不像”的成品儼然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情懷

      梗好用但經不起重復消費

      小S主持的《姐姐好餓》,第二季突然上線了。遙想第一季開播時全網關注,尤其是“康熙老粉”翹首期待,結果不僅效果平平,而且臺灣制作團隊上線大陸網綜之后,面對更多的大陸觀眾頗有水土不服之象。遭遇了收視滑鐵盧,第二季恐怕是雄心勃勃地卷土重來,第一集就扔下了“大S和汪小菲夫婦”的重磅炸彈。重溫大小S的經典時刻加上觀眾喜聞樂見的夫妻檔嘉賓,的確是收獲了不少話題。但是就一檔綜藝而言,只靠話題嘉賓可能依然玩不下去。

      大小S攜手登場的那一刻,熟悉臺灣綜藝的觀眾們可能立刻就能想到《大小愛吃》。姐妹倆從少女時期一路闖蕩,到如今各自成家兒女繞膝,粉絲觀眾們看到大小S還在節目上打打鬧鬧、默契十足,自然感慨萬千。如今拿“懷舊”大做文章的節目不在少數,當年守在電視機前的80后、90后如今成為網絡收視的中堅力量,因此所謂的“情懷”是這幾年屢試不爽的好牌。節目播出后,姐妹倆的深情告白引起了許多觀眾的感慨,甚至比大S和汪小菲的“狗糧”更加令人羨慕。

      坦白說,小S和家人之間的互動,比起上一季和眾男神之間的“尬聊”自然很多,雖然依舊看得出小S的緊張和慌亂,但不少“笑果”的水平的確有所回升。但是每當鏡頭轉到小S和男嘉賓之間的“打情罵俏”,轉到關于廚房和做菜的畫面,一股濃濃的尷尬和混亂撲面而來。因此,即便第二季對節目流程做了改進,但如果脫離了“情懷梗”,《姐姐好餓》依然難逃支離破碎的結局。

      做菜

      環節存在意義令人費解

      《姐姐好餓》從開播至今最令人費解的地方在于,為什么一定要套上“做菜”的外衣?小S既沒有這方面的特長,也沒有充足的經驗,更稱不上演藝圈有名氣的“美食家”,用“做菜梗”對展現她的個人魅力和主持能力而言又有什么用處呢?《大小愛吃》是通過嘉賓做菜,來展現嘉賓的“舞臺下魅力”,以及縮小訪談雙方的距離而達成親密的交往間距,使得訪談尺度不斷擴大,引人入勝。但是,從第一季我們就可以看出,首先不少男嘉賓并不善于做菜,而且小S在做菜過程中的角色也不清不楚,與其說“互動”不如說“搗亂”,這對較為內斂和嚴肅的內地男明星而言,他們不但不會放松,反而更加緊張和跳脫。

      第二季改為了女神和小S共同做菜、男神品嘗的“雙嘉賓模式”,但是節目組好像依然沒有搞清楚這個模式是為了什么而設計的?是為了出現“女神PK”或者男女嘉賓火花的話題?還是為了通過比賽做菜的環節來體現節目豐富度?簡而言之,美食、訪談、競賽……節目組將所有爆點元素七零八落地拼湊在一起,究竟是為了什么?總不能因為《大小愛吃》的搞笑做菜、《康熙來了》的麻辣訪談分別都很受歡迎,把它們組成一個拼盤就能成就一檔節目吧?恐怕讓制作方清晰準確地說出本節目的核心元素、核心環節是什么,節目組也很莫衷一是吧。

      分眾策略

      才是網綜生存之道

      節目組對這檔節目并非不用心。比起臺灣綜藝節目布景的“廉價感”,《姐姐好餓》有一種“家大業大”的土豪感。但是,這反而成為節目的一大弊病。大舞臺,不僅考驗了導演組的調度能力,也對主持人的控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尤其是對長于訪談而短于綜藝表現的主持人而言,一個人撐起一個大攝影棚,對節目效果和主持功力都產生了阻礙和限制。

      可能因為急于追求效果,小S在節目中常常很辛苦地扯著嗓子大喊大叫,或者努力調動自己和嘉賓的肢體,來撐滿舞臺,但這和碩大的舞臺相比反而更顯慌忙錯亂。這并非在為主持人的能力問題洗白,而是不同類型的主持人各有所長,古靈精怪的小S和端莊大氣的董卿肯定不能用同一套標準來比較吧。

      其實主持人就是這檔節目的核心。那么既然想要突出主持人的個人風格,就需要考慮什么樣的設計才能更適宜她的發揮。同時,喜歡這個主持風格的觀眾群又是一群什么樣的受眾?他們的收看動力是什么?他們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網絡綜藝時代,不需要刻意追求全民追捧,因為這個太困難了,如今這個“四不像”的成品就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能夠把握分眾策略,在節目設計和特色上獨樹一幟,或者在某個領域中將內容品質做到鶴立雞群,對一個從臺灣來到大陸,面對不同媒體環境和受眾的團隊來說,恐怕是最快進入市場的方法了。一味地模仿復制經典和炒嘉賓話題,只能挽救一集節目,卻不能立起一檔節目的旗幟。

      □豆包(娛評人)

    [來源:新京報] [作者:豆包] [編輯:余冰月]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