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個月,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嘎查的田溫都舍一家就要搬進城里住上新樓房了。吃過晚飯,田溫都舍又在院子里圍著老房子看了一圈,這個“40多歲”的老屋無言地見證著他們一家這些年的苦盡甘來。
“我這幾天還特意去環衛小區的新房那里看了看,現在已經做最后的基礎設施建設了,78平方米的樓房自己只掏了3萬多塊,剩下的12萬元政府給補了?!闭f起要搬進的新家,田溫都舍難掩感激之情,“我奶奶都80多歲了,要是沒有這易地扶貧搬遷,她可能就享受不到這好日子了,我特意選了2樓,就是為了方便照顧爸媽和奶奶。”
田溫都舍家7口人,四世同堂,然而這個大家庭曾帶給他的壓力是別人難以想象的?!拔野只加芯癫。赣H是聾啞人,家里還有奶奶和還沒上學的兒子和女兒,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要靠媳婦照看,全家唯一能夠掙錢的就剩我了?!碧餃囟忌嵴f,一人外出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只夠一家人勉強解決溫飽,那段日子過得看不到絲毫希望。
2016年,烏蘭浩特市確定了在興安盟率先實現“人脫貧、縣摘帽”的脫貧攻堅目標,讓田溫都舍家脫貧致富不再是個夢。
田溫都舍一家共7口人,然而他家墻上的貧困戶明白卡上卻只寫著6個人的名字,這是為啥?義勒力特鎮副鎮長李海波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團:“按照精準識別時以農村居民戶口簿為識別規定,由于田溫都舍的媳婦戶口在外地,他們家只有6口人被識別為貧困人口?!崩詈2ㄕf,“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第一顆“扣子”,第一顆扣子扣錯了,后面肯定跟著扣錯,這不僅影響政策的落實,還會帶來一系列不穩定因素?!?/p>
“最開始幫扶單位想幫我們家發展養殖業,都蓋起了牛舍羊舍,可家里干活的人少,養起來真擔心照顧不好。”田溫都舍說,沒過多久,市里的“菜單扶貧”就讓他有了更多的選擇,駐村幫扶工作隊來和他一起分析研究后,將他家的脫貧產業從養殖調整到資產受益上。
“政府把我們6口人,一共9萬元的產業扶貧補助資金入股到烏蘭浩特市鑫通自來水公司,每年給我們分紅10800元。3年后如果不想再繼續入股還可以拿回本金,發展別的產業?!狈旨t保障讓田溫都舍緊縮多年的眉頭舒展了,有了這筆錢,他的心里就有了底,也空出了手去外面打工。
去年年底一算賬,靠著田溫都舍在外干木匠活打零工,加上入股分紅和各項政策性補貼收入,一年下來,全家的人均年收入達到5800多元?!案F苦了大半輩子,覺得日子沒盼頭了,沒想到黨的扶貧政策在一年之內讓我們一家老小過上了好日子!”說起苦盡甘來的好日子,田溫都舍的奶奶滿臉的幸福和甜蜜。
“我們義勒力特嘎查正在發展鄉村旅游,今年村里建了個‘開心農場’,我把家里的4畝7分地入股了,今年這一塊兒還有能3000元收入,聽說如果效益好還能有二次分紅。下一步,我們家門口這條街要改成商業街,等手頭寬裕了,我就準備在這兒開個‘農家樂’?!弊谀棠躺砼?,田溫都舍給我們談起了他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對未來,他的心中充滿了希望。
【記者手記】
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去年年底,烏蘭浩特市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按照脫貧標準,31個重點貧困嘎查村實現了高標準退出,2447戶、4976名貧困人口實現了精準脫貧。
扶貧過程中,想要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就要最大限度地尊重貧困戶意愿。烏蘭浩特市將脫貧措施、扶貧項目的選擇權全部交給了貧困戶,提高了貧困戶的參與度。根據當地產業發展情況和貧困戶實際需求制定27項產業發展目錄,貧困戶按照目錄選擇脫貧產業,最高給予每個貧困人口1.5萬元的補助資金。
對于像田溫都舍這樣選擇產業脫貧,但沒有生產能力的貧困戶,烏蘭浩特市通過采取資產受益的方式發展脫貧產業,貧困戶利用產業扶貧補助資金,投資入股到8個扶貧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然后由企業按照10%至15%的比例給貧困戶保底分紅。
今年,烏蘭浩特市繼續綜合施策、持續發力,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用實實在在的措施,讓貧困戶收獲真金白銀,做到“不落一村、不落一人”,全面推動脫貧攻堅再上新臺階。
?
?
相關鏈接:
城鄉互通精準扶貧 共青團海口市委送資源幫扶貧困戶?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