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殘聯高度重視殘疾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類殘疾人節日和傳統節日,從扶殘助學、搶救性康復、公益活動等方面著手,構建“愛伴天使同行”系列活動品牌,積極推進殘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一、周密組織,加強領導
為打造殘疾未成年人工作品牌,市殘聯制定并印發了《2017 年關心關愛未成年殘疾人工作實施方案》、《2017年“愛伴天使同行”殘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海口市2017年為民辦實事殘疾兒童康復項目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調整關心關愛殘疾未成年人工作領導小組,并對“愛伴天使同行”系列主題活動進行全面的安排部署。
二、廣泛宣傳,大力推進
通過海口日報、海南廣播電視臺、海口網、海廣網等新聞媒體開設的未成年人專欄,利用街面立柱大型戶外廣告、公交車多媒體平臺等戶外宣傳平臺、市殘聯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廣泛宣傳“愛伴天使同行”系列關愛殘疾未成年人主題活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三、活動豐富,效果顯著
一是“扶殘助學”強保障。把助學作為殘疾孩子思想道德建設的先決條件積極抓在手上。通過實施“陽光助學”工程,對2015-2016學年的141名學前殘疾兒童、2315名義務教育階段、722名高中教育階段的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子女學生分別進行2000元、750元和3000元資助,共資助金額418.425萬元。2016—2017學年資助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子女學生3748名,資助金額503.175萬元。2016年會同市教育部門對4名殘疾考生開通“綠色通道”,幫助他們使用助聽器、放大鏡等輔具參加高考,為殘疾考生平等參與考試保駕護航,同時為79名殘疾大學新生和殘疾人子女大學新生發放獎學金18.6萬元,配合省殘聯基金會對204名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學生進行資助,不讓殘疾孩子因貧困失去受教育的機會。
二是“搶救康復”提素養。以殘疾未成年人最急需的搶救性康復為抓手,認真做好聽力、智力、腦癱、孤獨癥殘疾兒童的康復項目實施工作。年初即組織開展“一對一”的精準篩查工作,逐一安排183名殘疾兒童就近就便進入全市8家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為每名孩子制定個性化的精準康復訓練方案,減輕殘疾兒童家長負擔700多萬元,受到家長的歡迎和好評。同時依托特教學校和殘疾兒童相對集中的康復機構,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在特教學校,通過開展感恩教育,使殘疾孩子在與家長、老師的互動中培養良好品格;組織海南大學助殘志愿者到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與殘疾孩子以談心的方式開展心理輔導;針對不便上學的重度殘疾兒童開展“送教上門”、“送康復上門”活動,組織志愿者每月1~2次上門開展“一對一”授課,“一幫一”、“多幫一”志愿服務等,突出自強自立等內容,培養殘疾孩子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是“公益活動”鑄品格。結合“愛耳日”、“自閉癥日”等節日開展適合殘疾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愛心公益、道德實踐活動,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活動之中,促進他們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愛耳日”期間,召集海南大學愛心社的志愿者前往聾兒機構進行志愿活動,志愿者們與殘疾兒童一起互動、協助他們進行康復訓練。“自閉癥日”和我市“首個公益日”期間,開展“走進自閉癥兒童家庭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幫助16名自閉癥兒童完成微心愿、做家務、整理房間;組織“唐氏寶寶”們到少兒社會體驗館中扮演警察、消防員、醫生、蛋糕師、演員等職業角色,學習體驗各類社會生活情境,讓他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省婦幼保健院舉辦“公益講座”、“兒童游園”、“海航亮燈”等活動;在省安寧醫院舉辦“讓愛飛翔”文藝匯演;在海大思源學堂舉辦大型自閉癥兒童和正常兒童共同參演的“愛無界?熱愛生命?關愛星兒”大型音樂劇<<賣火柴的小女孩>>文藝匯演等。
形式新穎、內涵豐富的“愛伴天使同行”系列活動,是我市殘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再上新臺階的重要基石。通過活動的舉辦幫助殘疾未成年人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同時增進社會對他們的認識,引導更多人共同關心關注殘疾未成年人。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民政局創新形式關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