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晴上三天泥趖河,無路可行巖關著”。這是過去重慶市開州區滿月鄉雙坪村的真實寫照。彼時,還尚年少的李隆文怎會想到,家鄉的路越來越多、越通越寬,曾滿山滿眼的荒蕪,都變成他日后一季又一季的收獲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路通了 夢想跑得更遠(聚焦供給側改革·我的故事)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5-24 11:00

      雙坪村一條公路,被村民稱為“懸崖天路”。劉 康攝

      李隆文與合作社工人一同勞作。本報記者 曹怡晴攝

      編者按:“晴上三天泥趖河,無路可行巖關著”。這是過去重慶市開州區滿月鄉雙坪村的真實寫照。彼時,還尚年少的李隆文怎會想到,家鄉的路越來越多、越通越寬,曾滿山滿眼的荒蕪,都變成他日后一季又一季的收獲——

      我叫李隆文,今年41歲。這里曾是一方懸崖孤島——整個村莊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周圍全是懸崖峭壁。想下山,先穿過崎嶇的山間小道直到崖邊,再從幾十步高的梯子爬下,得花幾小時。

      15歲那年,我到山下的鎮子上買了100斤肥料準備回村。當時鎮上發展得不錯,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迎面駛來幾輛摩托車,車上裝著數百斤的貨物,可開車的人一臉輕松。見此情景,想到一會兒還得背著沉沉的肥料,爬好幾個小時才能回到村里,心中更是羨慕:啥時候村里要能通上路,該多好!那日,直到天快黑,我才到家。

      坐在家附近的小山包,我望著四處的荒山,不禁愴然:日子可不能就這么苦下去哇,我得離開這兒!

      沒過多久,我便離開小村莊,去開縣(現在的開州區)打工。直到1997年,一起打工的同鄉告訴我,厚坪村(現在的雙坪村)打算集資造路了。從懸崖間鑿出一條路來,這可是造“天路”啊,辦得成嗎?

      沒想到,就在2000年,家鄉終于徹底通了路。包括“懸崖天路”在內的主路幾乎貫穿了整個村子,幾條支路更是把稍偏遠的人家甚至別的村莊都連在了一起。我激動地脫了鞋,赤著腳跑過村里的每一條路,心想著:路通了,家里的糧食、生豬不怕賣不出去了,村里的日子終于能好過些。

      2010年,我已回鄉創業兩年。一天下午,我又爬上老家旁邊的小山包,周遭田地的荒蕪,一如15歲時我見到的模樣。守著幾分薄地掙錢不易,村里的勞動力大多都外出打工了。可此時的我不似十幾年前一般只想著逃,這山可不能就這么荒下去哇,我得給它們都種上東西!

      第二年,我從村民手中流轉了50多畝土地。當時分管農業的副鄉長和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得知我這“大手筆”,專門來村里找到我,提醒我要辦理注冊營業執照,并指導我如何同村民簽訂正式的土地流轉合同。2012年,我辦齊了所有證件,開辦蔬菜基地,鄉里還補助了我1.5萬元。

      在蔬菜基地辦得愈漸紅火之時,我發現近幾年中藥材種植也頗有市場前景,而雙坪村又適合種植中藥材。于是在2014年,我又申請開辦種植股份合作社,當時的村小組組長組織村民與我統一簽訂了300多畝土地的流轉合同,其中近200畝土地全部用于中藥材種植。

      如今,我們合作社里有110多畝的厚樸樹林,林下種著大黃,另外還有40多畝的木香、30多畝的桔梗。對于一些不愿流轉土地的村民,合作社則為他們提供樹苗、種子、種植技術、銷售渠道等,最后按產量分成。

      總有人問我,手頭承包著數百畝的地,中藥材的投產又需要一定的時間年限,不怕有風險?說實在的,流轉那么多土地,不單單是為了種出更多中藥材,而是想更大限度去發揮土地的價值。想象一下,每到初夏,百畝厚樸樹開出淡黃色的花,形似玉蘭;到了盛夏,成片的桔梗結出藍紫色的鐘形花,那是怎樣一番美景?還有人舍得讓這些山繼續荒下去嗎?

      閑了的時候,我還會爬上那個小山包,如今的雙坪村,放眼望去是漫山遍野的欣欣向榮,早就沒了當年的荒涼景象。山下,一輛輛貨車駛進駛出,運出山貨,帶來興旺。這時候總會暗自感慨:若是當年沒有那樣一條路,如今的我會在哪里營生,村中的鄉親是否也早就離開了故鄉?

      稿件統籌:黃 超

      直播統籌:趙梓斌、劉杰、胡婧怡

    ?

    相關鏈接:

    《摔跤吧,爸爸》,坎坷的夢想才值得追尋
    讓體育精神之光點燃強國夢想——寫在新華網體育全新升級之際(下)
    海口市婦聯:創建“椰童圓夢” 用公益力量給孩子插上夢想翅膀
    心懷夢想 地質報國——記中國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多吉

    ?

    相關鏈接:
    心懷夢想 地質報國——記中國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多吉
    海口市婦聯:創建“椰童圓夢” 用公益力量給孩子插上夢想翅膀
    讓體育精神之光點燃強國夢想——寫在新華網體育全新升級之際(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