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當所有孩子都在父母身邊撒嬌的時候,一個小女孩的腦海中,卻沒有父母模糊的模樣。雖然,她也曾偷偷在夜里抹眼淚,但從未追問過父母的去向,因為她知道,收養她的“爺爺”和“姑姑”已經付出了夠多的辛苦和心酸。這個8歲的小姑娘叫一平,她說,她可以不找爸爸媽媽,可以不要戶口,她只是想上學。
親戚把孩子放在他家后失聯
時間追溯到2009年,那一年的春節,是戴先生60年人生中最特別的一個春節。“2009年春節期間,我一個叫方剛的平時幾乎不聯系的侄子來我家串門,帶著‘媳婦’還抱著一個2個月大的女嬰。”戴先生告訴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當時說是兩口子要去外地串門,孩子小帶著不方便,讓我幫著照看幾天。”
可讓戴先生意想不到的是,這臨時的照顧,卻變成了8年多的養育。
“自從孩子送到我家,孩子的親生母親就再也沒來過。咱也是當過父母的人,咋能這么狠心呢,孩子說不要就不要了?”提起孩子的父母,戴先生壓抑不住自己的怒氣:“孩子來我家的時候才2個月,真是一把屎一把尿地給拉扯大。我家條件不好,我老伴常年臥床,當時我姑娘還在上學,家里窮得叮當響,就這樣,也沒少了孩子一口吃的。我一個外人都能這樣,當父母的心難道是石頭做的?”
因為小女嬰能喝一瓶奶,戴先生給她起名為“一平”,既打趣小女孩能吃能喝,“也希望孩子未來平平安安,可別再遭罪了。”
孩子讓一家人備受鄰居誤解
5月23日,記者來到戴先生的家中,戴先生的女兒小戴正在教小一平寫字。“姑姑好!”見到記者,一平甜甜地打著招呼。“小姑娘非常聰明,嘴巴又甜,周圍街坊都很喜歡她。”小戴告訴記者:“因為從小就是我帶著她,她見到跟我年齡相仿的女士都跟平時叫我一樣,喊姑姑。”
小戴今年25歲,沒成家,也沒有男朋友。“你說是一平耽誤了我吧,對她不公平,但的確是有影響。”小戴說:“我父母年紀大了,我媽身體還不好,我不能把一平扔給他們就不管了。可誰愿意跟一個帶著非親非故孩子的人處對象呢?”小戴還告訴記者,一平小時候不懂事,曾經管她叫媽媽。“雖然不是我的孩子,但這么多年了,真是當自己孩子養的。”
一平剛來家里的時候,街坊鄰居也有不少閑言碎語,但這么多年,小戴和一家人默默地承受著。“原本我能上大學的,但養一平,就不夠學費了,我就沒再繼續念書。”如今,小戴也沒有正式的工作,只能靠平時打點零工貼補家用。
遼陽老家的親戚都聯系不上了
自從把一平送到戴先生家,一平的親生母親便再沒有露過面,父親也僅僅來過二三次,之后,就再也聯系不上了。但是,戴先生從來沒放棄過尋找她的父母。“孩子的父母老家是遼陽的,我回去找過,但那邊的房子、地都賣了,所有的親戚都搬走了,完全沒有線索。”當著記者的面,戴先生又一次撥打了一平父親的電話,可惜,電話那頭跟之前千百次一樣,永遠都是冰冷機械的女聲說著“您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之前有親戚出主意說聯系愛心人士領養,但沒有孩子監護人同意,他們也不敢貿然安置。“我們也打聽過福利院,可是一平父母都健在,不符合規定,人家也不收啊。”就這樣,一邊養育著一平,一邊尋找著她的親生父母,不知不覺中,日子就過去了8年。
想上學是女孩最大的愿望
戴先生告訴記者,一平的父母在生她的時候,并沒有結婚。“我都不知道孩子是在家生的,還是在醫院生的,沒有出生證明,也辦不了戶口,現在一平眼瞅著就快9歲了,可還是個‘黑戶’。”
現在,戴先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讓一平上學。“現在跟她同齡的孩子,都應該上3年級了,可一平只能在家寫寫畫畫。”戴先生告訴記者,平時都是自己的女兒教一平讀書寫字:“可我女兒的文化程度也不高,說實話,教得也挺吃力。主要是,這樣下去,真的就把孩子耽誤了。”
記者看到,在小一平的本子上,她寫得最多的就是“我要上學”“我想上學”。雖然字跡看起來歪歪扭扭,甚至有些笨拙,但一筆一畫都滲透出小姑娘強烈的渴望和熱切的期盼。
“現在找她父母,都已經不是我最在意的了,大不了,我拼著老命,再養她幾年。”戴先生表示,“我現在最希望的是能把孩子的戶口給解決了,讓孩子能順順利利地上學。她的身世已經這么可憐了,不能再變成文盲啊。”
父母失聯是一種變相遺棄行為
遼寧保興律師事務所律師于元正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法定撫養義務。刑法規定,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社會所賦予并由國家法律規定的義務,父母不能遺棄子女。而“失聯”也是一種變相的遺棄行為,涉嫌構成遺棄罪。因此,于元正認為,戴先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1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沈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蘇慧婷 攝影記者 沈生
?
?
相關鏈接:
乘客醉酒被棄路邊遭碾壓致傷 出租司機獲刑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