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云南野生動物園的長頸鹿家族誕生了一只長頸鹿寶寶,因為長頸鹿媽媽情緒不穩定而導致奶水不足,小長頸鹿只能偷鄰居鹿媽媽的奶喝。為了從源頭上改善長頸鹿媽媽的心理狀況,讓鹿寶寶吃到奶,野生動物園的獸醫和飼養員決定用音樂療法為長頸鹿媽媽治療。
讓長頸鹿聽家鄉音樂
音樂療法起初只是針對人類和奶牛所做的一種嘗試,目前治療野生動物的案例還很少。怎樣讓長頸鹿也通過音樂療法改善焦慮和減輕壓力,成為這兩天飼養員和獸醫的頭等大事。
為此,獸醫院的獸醫特地找到了有非洲元素的手鼓音樂,一段一段試著播放。在獸醫和飼養員的共同努力下,長頸鹿媽媽對家鄉的音樂似乎很感興趣,興致也有所提高了。
長頸鹿媽媽在音樂聲中駐足站立,躁動不安逐漸有所減少,于是小長頸鹿也順利吃到了媽媽的奶。長頸鹿飼養員和獸醫為此都感到很開心。
長頸鹿血壓高出正常人3倍
飼養員介紹,長頸鹿屬于群居動物,生性溫順,膽子小,警惕性高,連睡覺時都是站著的,只有同伴幫著“站崗”時,它們才會放心地臥倒。
由于脖子太長,長頸鹿一旦躺下,想要再站起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想舒舒服服地躺著睡個安穩覺,對它們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望。
如果仔細觀察長頸鹿,就會發現它的表情總是很僵硬。這是因為它經常咀嚼從樹上摘下的樹葉,下顎肌肉不停運動,臉部卻因缺少運動而生長緩慢造成的。
另外,長頸鹿很少發出聲音,因為它的聲帶中間有個淺溝,不太好發聲。而且,發聲時需要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幫助,但由于長頸鹿的脖子實在太長,和這些器官之間的距離太遠,要是叫起來很費力氣。所以,它們平時一般很少叫。
長頸鹿的血壓大約是成年人的3倍。這是因為長頸鹿的身高要求它們擁有比普通動物更高的血壓,只有這樣,心臟才能把血液輸送到“遠在天邊”的大腦。
“音樂療法針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作用,長頸鹿就是“高血壓”的一種野生動物,希望通過這個方式能夠讓長頸鹿媽媽改善情緒。”野生動物園飼養員聶紅良向記者介紹。
記者 李婧 云南信息報
?
?
相關鏈接:
動物園3只赤猴先后產寶寶 認錯娃上演“奪子大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