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莊5月24日電 題:愛一個人好難?“剩男剩女”情感焦慮催生“戀愛培訓班”
作者 郝燁 李茜
自稱“30后”的單身女性小王,生性靦腆,不擅交際。眼看身邊同齡人接二連三地步入婚姻殿堂,小王一度陷入焦慮之中,“以前遇到過心儀的對象,但因我羞澀的性格錯過了,如何才能改變自己,早日脫單呢?”經過考慮后,小王抱著嘗試的心態報名參加了“戀愛培訓班。”
中國民政部曾有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對此,有學者預測,中國第四次單身浪潮已經來臨。
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一樣,近年來,河北省會石家莊的“戀愛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頻頻涌現。大批面臨“脫單”困難或催婚壓力而被迫剩下的“被剩者”選擇主動出擊,通過學習“戀愛那些事兒”來助己“脫單”。
河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的心理咨詢師胡振遠,3年前一手創辦了專門針對“剩男剩女”的戀愛培訓班“四葉草戀愛學院”,截至2016年10月,成員已達1000余人。
胡振遠介紹,他們不僅會邀請專業老師為成員講解戀愛知識、搭訕技巧和形象打造的相關課程,還會不定期組織一些正能量集體活動,成員在活動中能夠“偶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侶。
北方小伙江冬在戀愛上一直不夠自信,參加戀愛培訓班后,他開始慢慢地“開竅”。江冬說,老師不僅會傳授許多戀愛學“范本”,還鼓勵各成員之間發展感情,“成員不僅按年齡進行了分班,還組建了微信群和qq群,成員不時地在群里進行互動,以吸引有共同愛好的人產生共鳴。”
通過觀察成員基本情況,胡振遠發現,培訓班中男女成員人數比例并不平衡,達到2:3。此外,相比較高收入、高學歷人群,參加戀愛培訓班的往往大多是收入較低、且個人條件較為一般的單身青年。
胡振遠分析稱,對于條件較為優秀的單身男女,參加戀愛培訓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降低身份的行為,本身處于社會較為上層的人,會更樂于通過獵頭,或其它方式結識異性,因而會對此產生一種抵觸心理。
事實上,不同于中國民間開設的各式戀愛課堂,近年來,中國國內許多高校也開設了教授戀愛心理、兩性心理等內容的課程。2015年,天津大學開設《戀愛學理論與實踐》課程,該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在學生群體中引發熱議。
“現實社會和自身情感的壓力相互交織,容易導致‘被剩者’在‘戀愛那些事兒’上產生焦慮情緒。”胡振遠認為,“被剩者”想盡快學到和異性相處藝術的外在需要,與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的內在需要共同促成了“戀愛培訓班”的產生。
胡振遠說,“戀愛培訓班”強調的是調整戀愛心態,更新戀愛理念,傳授溝通技巧,提供真實資源的四位一體理念,“戀愛,是學習愛、體驗愛的過程,人們在現代社會努力擺脫單身的同時,應該用更理性、更正確的方式實現‘逆襲’。”(完)
?
相關鏈接:
戀愛賬單調查報告:八成男女追愛耐心值不足半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