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騙了騙子3萬元”的新聞讓網友大呼“好玩”。據報道,28歲的麻某故意將自己名下的銀行卡賣給實施網絡詐騙的騙子,然后利用微信綁定該銀行卡,將騙子騙來的錢全部轉到自己的賬號上,非法獲利3萬余元。目前,警方以麻某實施詐騙為由將其刑事拘留。
有不少網友可能會有疑惑:騙了騙子的錢,也算犯罪嗎?律師告訴記者,麻某雖然騙的是“不義之財”,但主觀存在詐騙的故意,同時也存在詐騙事實,以此為由刑拘是恰當的。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梅建明 陳迪晨
A本以為是個普通詐騙案
電纜老板接到“大生意”,被騙8萬多
此案發生在青島。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青島開發區警方。據介紹,今年3月份,在山東青島開發區做電纜生意的吳先生報警,稱被人騙走8萬余元,青島開發區警方立即介入調查。
吳先生是做電纜生意的,不久前接到一名男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建筑公司的負責人,需要向他購置一批電纜。雙方經過一番交流,男子稱對吳先生的電纜質量及報價比較滿意,他們有好幾家建筑公司都準備從吳先生這里購買電纜,交易數額巨大,這讓吳先生喜出望外。不過,畢竟在生意場打滾多年,吳先生也不敢輕易相信對方在電話中的許諾。
為取得吳先生的信任,這名“負責人”給吳先生傳了多家公司的法人營業執照等相應的證件。這些證件上,大紅的印章、公司負責人、公司名稱、注冊資金及注冊地一應俱全,吳先生終于相信不會有假。就在此時,對方來電要求吳先生必須支付一定的履約保證金,以保證交易的正常性。雙方經過一番交涉,決定由吳先生向多家公司支付8萬余元的保證金。為此,吳先生根據對方提供的銀行卡,總計匯入8萬余元。
等錢匯出后,對方突然失聯,吳先生意識到被騙,趕緊報警求助。
B沒想到還有個“案中案”
騙子只是“螳螂”,后面還有“黃雀”
青島開發區公安分局的民警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們接到報警后,分局反電信詐騙專業隊迅速介入展開偵查。通過梳理吳先生匯款的多張信用卡,警方發現其中有兩張銀行卡的持卡人是麻某。根據以往的經驗,詐騙嫌疑人一般是盜用別人的信用卡,途徑也一般是從網上購買的遺失信用卡,或者用撿來的身份證辦理的信用卡,麻某會不會也是銀行卡被盜用的受害人呢?
警方經過調查,發現用于詐騙的銀行卡在資金到賬后,迅速被人掛失,資金被轉到另外一張銀行卡中,而這張銀行卡的持有人正是麻某本人。種種跡象表明,麻某似乎跟電信詐騙有某種關聯。警方很快查明,麻某暫住在北京豐臺區某處,2017年5月17日,專案組民警連夜趕赴北京,將麻某抓獲。
然而,麻某拒不承認犯罪事實,稱自己將兩張銀行卡以50元每張的價格賣給了一網友,至于該網友利用他的信用卡實施詐騙一事,他是一無所知。不過,在民警向他展示了其銀行卡掛失及轉賬記錄后,麻某不得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如果說銷售電纜的吳先生是受害的“蟬”,那購買信用卡的人就是實施電信詐騙的“螳螂”,麻某則是幕后獲利的“黃雀”。
C腦洞大開的“騙中騙”
主動賣卡給騙子,錢到賬先取走
警方告訴記者,麻某的這種詐騙方式比較新奇,麻某在供述中也稱自己是“腦洞大開”時冒出的想法,并付諸實踐。
原來,麻某經常在網絡中接觸到一些收購銀行卡的信息,他知道這些人收購銀行卡極可能就是為了詐騙。在苦思冥想之際,竟“腦洞大開”,萌發了一個“黑吃黑”的騙錢主意。按照麻某的設計,他先在網上加了一個要購買銀行卡的人,告知可以賣銀行卡給他,并按照對方要求,用自己的身份證在兩家銀行開了兩張銀行卡,并綁定了對方要求的手機號碼,在收取每張銀行卡各50元后,將兩張銀行卡交付給對方,對方也對密碼進行了修改。
無巧不成書,騙子正好對吳先生實施詐騙,并成功騙取8萬余元,其中有3萬元打到了麻某所辦的兩張銀行卡上。正當騙子自鳴得意之時,他們全然不知麻某使了詐。麻某已經暗做手腳,他將辦理的銀行卡偷偷綁定到自己的微信上,只要騙子詐騙成功,且有資金到賬后,麻某手機上的微信就自動提醒“有錢到了”。
隨后,麻某迅速趕到銀行,拿出身份證對自己辦理的銀行卡進行掛失,并補辦新卡,將資金全部轉移到自己重新辦理的銀行卡上。如此一來,騙子“辛苦”騙來的錢,轉眼就被麻某“轉騙”到手。
D更令人震驚的真相
“黑吃黑”犯罪團伙已形成產業鏈
青島開發區警方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麻某起初竟稱“自己只是騙了騙子的錢”,抱著僥幸心理以為可以逃避法律制裁,殊不知自己同樣涉嫌詐騙。目前,麻某因涉嫌詐騙已被刑事拘留,警方也正在對此起電信詐騙的嫌疑人作進一步的追查。對于為何以詐騙的罪名拘留麻某,警方告訴記者,麻某明知對方涉嫌詐騙,卻故意設局并參與詐騙,因此以此罪名拘留麻某。
南京市公安局刑偵局反通訊詐騙偵查大隊大隊長吳強告訴記者,這樣的案子是在通訊詐騙之后興起的一種詐騙手法,上述案例麻某稱自己是腦洞大開的“即興之作”,其實還有專門盯著騙子“黑吃黑”的犯罪團伙,是一條黑色產業鏈,那些人的犯罪手法比起麻某更加復雜,麻某是用自己身份證辦的銀行卡,還比較容易追蹤。有的時候警方辦案抓到電信詐騙嫌疑人,對方卻供稱“料(贓款)”沒了,就有被騙走的。還有專門故意做木馬病毒賣給犯罪嫌疑人從事犯罪的,他們留下了“后門”,待這些嫌疑人騙得或者竊取了財產后,他們再下手將錢轉走。不管騙“好人”的錢,還是騙壞人騙來的錢,其實都是犯罪。
上堂普法課
騙“不義之財”
為啥也涉嫌詐騙
江蘇三曦律師事務所羅利軍律師告訴記者,此類案例處理要考慮多種因素,罪名也有所不同。其一,如果麻某的銀行卡是不慎遺失,被騙子利用并騙得錢財后,麻某用此種手段將錢鎖定。如果被警方偵破后,麻某沒有動用,但拒不歸還受害者,達到數額較大時,可構成侵占罪。其二,如果麻某得知自己遺失的銀行卡,被騙子利用并有資金到賬后,將其據為己有,數額較大可能涉嫌盜竊罪。其三就是本文中出現的情況,涉嫌合謀詐騙。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唐迎鸞分析說,詐騙罪并沒有規定被詐騙的財產是非法財產還是合法財產,麻某已經涉嫌詐騙,沒有什么騙“不義之財”還是合法財產的區別。例如,小偷偷了別人的手機,另一個人又將這部手機偷走了,后者同樣構成盜竊罪。
?
?
相關鏈接:
女子銀行卡少近3萬元:11歲兒子玩網游惹的禍?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