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國家發改委會同13部門建立“一帶一路”PPP工作機制,與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強合作。可以說,PPP模式除了在國內得到大力發展,借助“一帶一路”東風,也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證監會、銀監會等多部門接連發布文件,對PPP在政策上提供新的支持。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唐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改委在2017年最大的動作莫過于在去年年底與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之后相關的后續工作包括全國范圍內各省的PPP+ABS項目篩選工作,以及3月份的首批PPP+ABS項目的發布。
“可以說發改委在PPP資產證券化方面的推進工作對于PPP模式的深入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為PPP更為全面地吸收社會資金參與做出了重要的布局。當然,發改委在交通、能源、農業、市政等各領域的推進政策,以及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等發展規劃也為PPP的實踐和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唐川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發改委5月初發布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專項債券發行指引》,為PPP項目融資“開綠燈”。
據悉,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公布了第一批13個PPP項目典型案例,對各地推廣PPP模式起到了積極作用。兩年來,全國PPP項目落地速度明顯加快,但規范性不強、創新性較弱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為了指導各地進一步規范推進、創新推進PPP模式,去年9月份,發改委啟動了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征集工作。通過發展改革系統推薦、社會公開征集兩種渠道,共收集到392個PPP項目典型案例。發改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邀請李開孟、王守清、劉世堅、徐成彬、武威、陳宏能、薛濤、丁伯康、吳亞平等50多位國家發展改革委PPP專家庫專家進行了嚴格論證,按照項目運作規范、具有創新示范價值和借鑒意義等標準,最終確定了43個PPP項目典型案例。
縱觀整個市場,伴隨著政策的進一步落地,PPP工作機制也面臨一部分挑戰。
去年7月7日,國務院決定公共服務PPP項目將由財政部主管,傳統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將由發改委主管的同時也確定了PPP立法將由國務院法制辦牽頭。此后,財政部相關官員透露:國務院法制辦打算先行出臺PPP領域管理條例,而后再出臺PPP領域法律。
唐川表示,今年PPP市場的主要突破點聚焦于PPP立法問題和投資退出問題。近期,財政部相關領導表示“PPP條例”初稿已完成,準備公開征求意見。所以PPP立法的推進成果有望在年內出臺。
值得關注的是,在PPP項目公司股權退出方面,財政部也已做出了考慮,2017年2月28日和3月1日,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先后與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和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合作成立了PPP資產交易平臺,并舉辦PPP資產交易相關專題研討會。
唐川表示,通過財政部和兩家交易所公布信息可以得知,PPP資產交易平臺將通過創新交易產品、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方案來促進資產的流動和優化配置,為PPP項目尋找優質社會資本,并協助PPP項目進行資產流轉,進而切實提升PPP項目的運作效率。
(蘇詩鈺)
?
相關鏈接:
PPP立法今年或有重大突破 項目落地速度明顯加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