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橋漫進水中 出行要靠渡船
白沙牙叉鎮三個村渴望有座橋
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新橋建設已啟動
■ 海南日報記者 劉笑非
為了出行方便選擇乘車,經濟條件允許買一輛車代步,在當下的社會中,車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對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芭蕉村、那凡村和江排村的村民來說,他們想要的,卻是一艘船。因為阻隔他們通往鎮里的,是我省第一大水庫、水域面積1440平方公里的松濤水庫。
“一開始還膽戰心驚的,現在早就習慣啦。”芭蕉村的符曉曉在岸對面的白沙實驗學校讀初一,自小學起,她每天上學都要乘坐渡船往返于學校和家里。雖然符曉曉早已習以為常,但在外人看來,這段路途仍充滿危險。
其實在村莊與鎮之間,有一座老橋,但從前每逢大雨才會沒過的橋梁,近年來因為松濤水庫整體水位有所上漲,已越來越少從水里露出真容。為了解決村民的出行問題,白沙有關部門在2008年專門為3個村子的700多名群眾配置了一艘渡船,但經過近10年的使用,這艘名為“牙渡一號”的渡船已經略顯破舊。
“牙渡一號是這里唯一有資質有安全保障的渡船,也是唯一能抗6級風的渡船。”牙渡一號艄公符召平說,即便如此,一艘船也很難承載700多人的出行需求。特別是當地許多村民以割膠為生,出門早則很難趕上渡船,于是大家選擇自制的鐵皮小船出行,安全隱患很大。“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修橋。”
“特別是在雨季,出行隱患尤其大。”牙叉鎮鎮長韋昌發表示,鎮里專門在三個村設立了避風港,并進行入戶登記在冊,便于雨季和臺風季節對船只進行核對,確認村民是否回家。”鎮政府也有向上級部門申請,希望增設船只,但因為資金不足,所以只能對現有船只進行登記監督。”韋昌發說,村民出行只能靠船,一艘渡船又確實不夠,取締也存在難度,只能安排救援隊伍每天值班巡邏,監管水上交通安全。
而村民們最關心的,還是何時能夠再建一座橋。
白沙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其實在去年8月,新橋的建設工作就已經啟動。就在渡口附近,一處施工工地擺滿了機械設備,所處的位置也正是老橋所在之處。
“新的橋梁將與路面平高,不用擔心被水漫過。”該負責人說,自去年進場以來,接連遭受暴雨、臺風侵襲,導致施工停滯,目前各部門正在搭建施工橋臺,加快進度。
此外,白沙還積極開展了水上安全教育,并會同各部門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而大家盼望的新橋將會在明年年初修建完成,屆時困擾村民多年的出行問題,將會得到徹底解決。
(本報牙叉5月25日電)
?
相關鏈接:
白沙6旬老太乘公交被醉漢打斷肋骨 司機未制止暴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