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一村碧石崗地質災害點治理現場。 林波 攝
??? 中新網麗水5月27日電(記者林波)進入汛期,連綿的雨水攜風而來,“滴答滴答”落在屋頂上,也落進龍泉市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大搬快治”指揮部總指揮何登新的心中。
龍泉市位于浙江南部山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謂。但事實上,作為山區的龍泉在擁有綠水青山的同時,也陷入了地質災害頻發的窘境。
在此背景下,2017年以來,按照浙江省、麗水市統一部署,龍泉開展“大搬快治”工作,推進地質災害避讓搬遷,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龍泉市委書記王順發表示,麗水在經過兩次血的教訓之后,對于地質災害點的治理勢在必行,“龍泉所有的地質災害點,需要搬遷的必須搬遷,可以治理的就加固、削坡、宅基地整治,必須把地質隱患妥善且長久地處理好。”
??? 故土難離窮家難舍
地質災害治理陷入窘境
麗水地處浙江西南部,地質環境復雜,是浙江地質災害發生最頻繁并造成嚴重損失的地區之一。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麗水全市共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484起。特別是2016年和2015年,分別發生在遂昌和蓮都的兩起山體滑坡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對于地質災害,作為浙江省內海拔最高的山地地貌區域之一的龍泉并不陌生。
“我家就住在碧石崗山坡上,住了20來年,”今年48歲的王長春是龍泉市龍淵街道一村人,同時也是該村地質災害治理點的戶主。他說道,每逢下雨天,通往家里的那條小道就變得非常泥濘,出行就成為一件“難事”,“房子拆掉我也非常舍不得,但是住著更擔憂。”
以龍泉惟一一個A類地質災害隱患點——黃萬岱村為例。“早在10年前,龍泉就啟動整村搬遷計劃。但多年來黃萬岱村搬遷工作屢屢受挫。”“大搬快治”指揮部專職副總指揮葉志鵬說道。
故土難離、窮家難舍……諸如此類的問題,黃萬岱村并非個案。
記者了解到,對于搬遷,許多村民都表示不理解。有的村民說:“我生在這,長在這,作為靠山吃山的農民,我主要的生產資料也在這里。更何況,這么多年來也沒有發生大問題。”
“除了思想觀念之外,搬家費用也是村民考慮的另一方面。”葉志鵬解釋道,很多村民以務農和打零工為生,村里住宅是他們的惟一住宅,而政府只能補貼其中一部分的費用,為此“資金”也成為當前地質災害治理過程中的攔路虎。
寧聽罵聲不聽哭聲
“大搬快治”打造治理樣本
“寧可事先聽罵聲,不可事后聽哭聲。”在此背景下,2017年以來,按照浙江省、麗水市統一部署,龍泉開展“大搬快治”工作。
據統計,龍泉市“大搬快治”工作涉及18個鄉鎮(街道)47個點。
沿著盤山小徑,彎曲前行,在郁郁蔥蔥的山林腳下,瞿源村便在此處。位于瞿源村的地質災害點是C級,影響38戶123人,李清泉便是其中一戶。
“搬遷我們都舍不得,但是一到雨天就睡不好,好幾次都是村干部半夜冒雨開車進村把我們帶下去安置在賓館里面。”談及此前汛期的經歷,李清泉感慨萬千。
李清泉指了指遠處山腳下已經拆掉的房子說道:“現在搬遷補貼高,省里補貼1.5萬,市里補貼1.8萬,再加上每個月每人租房補貼100元,我們一家五口人可以享受到17.8萬元的補償款。”
較為實惠的搬遷補償為地質災害治理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何登新解釋道,根據龍泉印發的《龍泉市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大搬快治”工作扶持政策補充條款》,“最大限度讓利于民,減輕農戶搬遷成本,像李清泉這樣的村民一人可以領取3.42萬元的政策補貼。”
??? 而在多重政策的疊加之下,2017年5月18日晚,黃萬岱村60戶地質災害隱患點涉及農戶、31幢房屋全部完成搬遷協議簽訂并于5月22日全部拆除房屋。
睡得安心住得舒心
“砸鍋賣鐵”治理地質災害
和瞿源村的搬遷避讓不同的是,龍泉的另一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龍淵街道一村實施的是避讓治理。
龍淵街道副主任梅衛東解釋道,一村碧石崗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點采用“整體削坡+漿砌塊石擋土墻+噴播復綠+截、排水溝+原地拆遷安置”措施綜合治理,計劃總工期為9個月,工程概算總投資190余萬元。
“以前一下大雨,山上總有小石子掉下來砸中房頂。現在,這顆心總算放下了。”王長春說道。
汛期睡不安心、住不舒心,而今,這種情況在龍泉正在發生質變。
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龍泉全市汛前人員撤離完成率100%。在避讓搬遷方面,協議簽訂2358人,完成率206.84%;房屋騰空2353人,完成率206.40%;完成房屋拆除2166人,完成率190%。
事實上,龍泉的“大搬快治”是麗水“砸鍋賣鐵”治理地質災害的一個縮影。
麗水市委書記史濟錫強調,隱患治理治標不易、治本更難,“大搬快治”更不容易,實現人員全部搬走,隱患全面排除,標桿全面拉高的目標,高質量、出示范地做好各項工作,全力爭創地質災害綜合治理示范區,形成麗水經驗,打造麗水樣本。(完)
?
?
?
相關鏈接:
錯化遺體、死人仍領低保、補助重復領……湖北多名干部被問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