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婆婆把我當女兒,我把婆婆當親媽”
——記海口“最美家庭”稱號獲得者王芬家庭
?
王芬在給婆婆喂水。見習記者白鵬 攝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雖然王月娥老人患病臥床多年,但是兒媳婦王芬對老人的孝心愛心始終不變,這就是家住海府街道白坡里社區一家人譜寫的大愛孝心贊歌,是海口“最美家庭”稱號的王芬家庭。
婆媳如母女?小事見真情
“別看我婆婆現在得病了不能自理,沒得病時她可是個很精明能干的人,她事事都為我考慮,把我當成親閨女對待。”說到這,王芬的眼睛便紅了。王芬和丈夫唐文結婚21年來相敬如賓,與婆婆王月娥更是親如母女。
王芬說:“過去是婆婆照顧我們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現在也應該是我們好好孝敬婆婆的時候了。”2011年王芬的公公突然辭世,給家境清貧卻不乏歡聲笑語的六口之家蒙上了陰影。禍不單行,婆婆因傷心過度患上了老年癡呆癥,自那以后,只要婆婆一犯病,不僅不記得家人,還會大發脾氣,打砸物品,甚至打人。可每當這時,王芬總會抱住婆婆,用寬大的胸懷給婆婆以支持和安慰。婆婆情緒漸漸平靜下來,而王芬的胳膊上總會留下幾道深深的抓痕。
2012年,王月娥老人因不慎摔斷了盆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年癡呆癥也加重了,常年臥床休養,大小便失禁,生活起居就全靠王芬照料。“我每天要給婆婆墊上紙尿褲,即便這樣,有時候還是會弄臟床單,我幾乎隔兩天就要洗一次床單被罩。雖然很累,但是想想婆婆從前對自己的好,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每當回憶起婆婆對自己的好,王芬都會掉下淚來,“其實我的身體也有嚴重的問題,甲亢、胸腔瘤、重癥肌無力幾種疾病纏身,還做過幾次手術。以前在我做手術的時候,全靠婆婆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心,送飯拿藥跑上跑下,才使得我迅速恢復,如今是我回報婆婆的時候了。”
孝心代代傳?人間處處好
王芬一家并不富裕,她是報社的一名投遞員,丈夫在一家單位做保安,兩個女兒還在讀書,全家五口人就靠夫妻倆微薄的收入來維持。一家人擠在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中,晚上要打地鋪。王芬說:“公公雖然還留下一套不大的單元房,可為了增加家庭收入,我們都不舍得住,把它租給別人來補貼些家用。我的大女兒已20出頭,小女兒也上初三了,雖然她們都到了愛美的年齡,但現在還和我們擠在一起住,沒有自己的空間,還好她們都很懂事,從不亂花錢。”
雖然王芬一家人很節儉,可在老人身上全家人卻都很“大方”。為了防止王月娥長期臥床患上褥瘡,一家人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買了一張護理床,每天要給婆婆翻身時,只要女兒在家都會主動承擔起來。雖然兩個女兒力氣較小,但是她們總會齊心協力地一起幫奶奶翻身。女兒唐玉欣說:“媽媽從小就給我們講孝敬老人尊敬師長的故事,而且她都會以身作則,我們姐妹倆耳聞目染,也要好好幫著照顧好奶奶。”
每當拖著疲憊的身體從外面回來的時候,看著家里躺著的婆婆,總有一種家的溫馨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在家就是兒女們的福氣。婆婆有時會耍耍小孩子脾氣,給她洗澡的時候,有時會往王芬身上灑水;喂飯的時候,有時會調皮地不張嘴。每當這個時候,王芬便會假裝生氣不理婆婆,婆婆就像個做錯事的孩子,開始變得乖起來。
“這么多年下來,婆婆把我當親女兒,我把婆婆當親媽,我的女兒更是婆婆的貼心小棉襖,喂飯按摩,陪婆婆說話。婆婆是我們家的主心骨,有婆婆在,我們一家就有凝聚力。”王芬說,把婆婆照顧好,給婆婆一個安詳美好的晚年是兒媳的責任,“我要一直陪伴照顧好她。”
女兒唐莎茹說:“媽媽勤勞、樂觀的生活態度影響著我,孝敬老人愛護親人的美德感染著我,我愛我的媽媽,愛我的奶奶,更愛我們的這個家,我也要像大人們一樣,尊老愛幼,積極樂觀地生活。”
見習記者白鵬
(海口網5月31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南今年預計資助貧困家庭學生10.3萬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