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比雷埃夫斯港的渡輪碼頭。帕諾斯·托馬達基斯攝(新華社發)
“無論怎樣尋找,世上沒有任何一個港口像比雷埃夫斯港這樣讓我心醉神迷……”這段深情的表白來自希臘家喻戶曉的民謠《比雷埃夫斯的孩子》,孩子們唱著這首民謠在比雷埃夫斯港嬉戲,在比雷埃夫斯這座美麗的城市長大。
位于地中海之濱的比雷埃夫斯港(簡稱比港)是希臘最大的港口,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一顆明珠。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多次表示,希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將比港項目發展好,愿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和中歐合作。
2008年10月30日,原中遠集團所屬中遠太平洋(現名為“中遠海運港口”)以4.98億歐元中標,從比雷埃夫斯港務局獲得比雷埃夫斯港2號、3號集裝箱碼頭35年特許經營權。如今,作為希臘的第一大港口、地中海第二大港口,比港吞吐量增長近3倍,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從并購之初的第93位大幅提升至2016年底的第38位,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經過中遠海運在希臘的深耕經營,比港正在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樞紐港,煥發出勃勃生機。
中國實力讓繁榮重現
中標比港特許經營權后,中遠海運于2009年成立了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PCT)。當時適逢希臘爆發經濟危機,希臘各大行業均受到較大沖擊,比港也未能幸免。
時任PCT總經理傅承求回憶,當時,比港虧損1300萬歐元,客戶幾乎流失殆盡;原有設備缺乏保養,部分幾近癱瘓;大門被工會圍堵,工人不能正常上班;船舶壓港嚴重,生產陷于停頓,經營管理舉步維艱。
危機中,比港中外員工積極應對不利局面,使碼頭很快進入穩定運營階段;積極拓展市場,提升服務水平,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實施國際船舶與碼頭安全費項目和采用進口重箱自動稱重系統,比港在每年獲得370萬歐元凈收入的同時,單箱外包成本從36.6歐元降到15歐元以下,成本明顯降低。客戶數量也穩步增加,穩定掛靠干線,輻射到遠東、西北歐等地。到2012年5月底,比港已徹底扭虧。
據了解,比港于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奪得了全球前100大集裝箱港口的吞吐量增長率冠軍,并在2013年奪得了該排行榜的第十名,之后兩年穩定增長,2016年再次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率。
中國管理讓雙方共贏
在對比港的投資過程中,中遠海運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積極作為,在為企業爭取到了更多利益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和就業,實現中希雙方共贏。
面對比港管理局等競爭對手,PCT不搞“贏者通吃”,而是將部分業務分享給競爭對手,使他們也能夠維持穩定增長的生產。在選擇供應商時,PCT秉承的原則是:在同等條件下,以“希臘制造”和“中國制造”為優先考慮對象。通過公平競爭,PCT選擇了希臘的港口建設公司來建設2號碼頭的改造工程和3號碼頭的全部工程,工程造價超過1.5億歐元。
在中希兩國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如今的比雷埃夫斯港已經成為希臘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截至目前,中遠海運在希臘的發展改善了比港的基礎設施條件,直接創造的就業崗位超過2600個,增加了希臘的財稅收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事實證明,我們不僅能把當地碼頭經營好,而且還能圍繞碼頭把更多業務吸引過來發展,給希臘經濟和就業帶來更多機會。”傅承求表示。
中國溫暖播撒地中海岸
中遠海運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認識到,當地管理者和員工最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風土人情和市場信息,只有充分信任、支持他們,企業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PCT的商務經理塔索斯·瓦姆瓦基德斯說,曾經比港周圍很難找到吃飯的地方,員工只能自帶午飯,很不方便,PCT管理層便決定由公司提供免費午餐;每逢圣誕節,公司都邀請14歲以下的員工子女和他們的家長來公司相聚,還貼心地給每個孩子準備圣誕禮品。“我們有部分希臘員工不喜歡儲蓄,在工資發放前常因為臨時原因導致資金周轉困難。PCT管理層針對性建立了相關制度,讓他們可以提前預支部分工資。”塔索斯表示。
如今,在雅典的大街小巷,希臘人見到東方面孔常會問:“China?COSCO?(你是來自中國,來自中遠海運嗎?)”中遠海運獲得了希臘人民的認可和歡迎。“我很驕傲能夠成為中遠海運大家庭中的一員。”塔索斯說。
在“一帶一路”繪制的藍圖中,比港項目建設正在成為中希戰略合作的典范,它將為希臘人民創造新的福祉和希望,在中希文明歷史上寫下新的篇章。
?
?
相關鏈接:
專訪:印尼應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實現發展——訪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主席托馬斯·倫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