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紅絲帶學校16名艾滋病感染者畢業生將在該校單獨考場高考的新聞引發熱議,有人認為此舉是“歧視行為”。該校校長郭小平昨日回應,當地很多人熟悉情況,和其他學生一起考試擔心引起抗議。“在單獨考場考試,有助孩子們發揮”。
事件
HIV感染者高考首設單獨考場
臨汾紅絲帶學校是中國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昨日有媒體報道稱,經批準,臨汾紅絲帶學校高中班的16名畢業生,將在該校設立的標準化考場單獨進行高考。
紅絲帶學校校長郭小平認為,這是中國首次為艾滋病毒(HIV)感染者設立獨立的高考考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據介紹,今年參加高考的16名學生,自2004年起就相繼來到學校生活、學習。16人中11男5女,10文6理。臨汾市將在紅絲帶學校設兩個獨立的文理科標準化高考考場。
由于這些學生的學籍檔案歸屬于臨汾市某中學紅絲帶班,因此這兩個考場屬于臨汾某中學考點的一部分。目前,考試所需視頻監控、通訊信號屏蔽等設備已經安裝到位。為確保考試順利進行,教育招考部門還在學校舉行了高考模擬演練。
臨汾紅絲帶學校2011年12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納入國民教育序列,其前身是建于2004年的臨汾市傳染病醫院綠色港灣病區。學校共有來自全國的學生33名,他們在校吃、住、穿、醫療等費用都由學校無償提供。郭小平曾先后被推選為“感動山西”“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爭議
單設考場營造出一種歧視氛圍
對于紅絲帶學校設“單獨考場”一事,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王凌航認為,經過多年艾滋病反歧視宣傳,學校低估了其他學生對于艾滋病感染者考生的接受能力。單獨考場反而在客觀上營造了一種歧視氛圍。
王凌航解釋,艾滋病的經典傳播途徑是性傳播,母嬰垂直傳播和輸血傳播,日常生活接觸肯定沒有傳染性。艾滋病感染者的汗液,唾液和淚液都沒有傳染性。
他對記者強調,艾滋病感染者考生和其他學生一起考試,顯然不會構成艾滋病傳播風險。
“單獨考場”除引發“歧視”質疑外,還有人擔心這樣會泄露孩子們的隱私。2006年實施的《艾滋病防治條例》第39條規定: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
艾滋病公益組織白樺林全國聯盟負責人白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了這方面的擔憂,他說,艾滋病感染者的個人隱私本身是得到保護的,如果這些孩子不去“單獨考場”考試,有誰會知道他們是感染者呢?
白樺說,這幾年有不少高中學生感染者參加過高考,他們在確診后即使申請了抗病毒治療也沒有影響參加高考并考取大學。
“考場安排都是隨機分配,其他同學不會知道他們是感染者。”白樺說。
聲音
艾滋病不過就是一個和糖尿病、心臟病類似的慢性病。沒有一種慢性病比艾滋病更讓人避之不及,也沒有任何一種疾病的患者比艾滋病人遭到如此多的偏見和歧視。艾滋病人并不需要過度關注和保護,這反而會讓他們感到更加孤立,也會讓大眾無所適從。
——艾滋病公益組織白樺林全國聯盟負責人白樺
■ 對話
臨汾紅絲帶學校校長郭小平
“單獨考場”有助于孩子更好發揮
談質疑
當前環境下權衡之計對孩子們更好
新京報:為什么申請設立“單獨考場”?
郭小平:這是臨汾紅絲帶學校學生們第一次高考,我比孩子們還緊張。今年四五月份,我為此預估了很多情況,其中之一就是孩子們在考場會出現什么情況,我擔心他們被認出來,產生一些影響。于是,我和當地政府打報告說明情況,希望設立單獨考場。當地政府非常重視,予以批準。
新京報:還有其他考慮嗎?
郭小平:孩子們這么多年一直在這里學習生活,對這里非常熟悉。
新京報:只要孩子不說,考場上沒人知道他們是感染者。有人說,是你想多了。
郭小平:可能是我多慮了。但高考太重要了,我必須把所有問題都考慮清楚,做到萬無一失。
新京報:有網友認為設單獨考場是“歧視行為”。
郭小平:網友的想法非常好。但我覺得孩子在這里待了很多年,有個獨立考場安靜地考試,有助于他們發揮。
當地有很多人知道孩子們的情況,再加上艾滋病的常識還不是人人普及,如果孩子們和其他學生一起考試,我們擔心可能引起其他學生和家長抗議。萬一出現不理智行為,對誰都不好。
新京報:學生們對“單獨考場”怎么看?
郭小平:孩子們對此沒有什么想法,他們就想好好考試。有些孩子很焦慮,他們知道高考對他們很重要。我覺得設立“單獨考場”是好事,能讓孩子們好好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
新京報:你怎么看網友的批評?
郭小平:非常感謝網友的關注,這說明大家關心這些孩子。也歡迎網友加入這場討論,這其實是一場關于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的討論。但網友可能不太了解現實情況,我必須依照孩子的現實情況來決定。在當前環境下,這個權衡之計可能對孩子們更好。
談隱私
學籍歸屬臨汾某中學 不會泄露隱私
新京報:在高考以及之后的錄取過程中,學生們的患病情況會保密嗎?
郭小平:是的。孩子們的學籍檔案歸屬臨汾市某中學,不會顯示為臨汾市紅絲帶學校。這會避免一些高校因為他們的感染者身份拒絕錄取。當然也不會從檔案上知道他們來自紅絲帶學校。
新京報:近年有個別高校出現不當對待患病學生或泄露學生身份的事情。你怎么看?
郭小平:這幾年宣傳力度比較大,我相信高校今后不會再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們這兒的孩子都是通過母嬰傳播感染的,已經非常不幸了。希望一些大學在自主招生時,能考慮孩子們在困境下的學習差距,給孩子們開綠燈。經過高等教育,這些孩子們今后能夠回饋社會。
新京報:這是學校第一次高考,你有什么感想?
郭小平:我可能比孩子們還緊張。由于感染者身份,這些孩子小學和初中時耽誤了很多課程,他們的高考成績可能不盡如人意。
高考有可能改變人的命運,我希望他們上個好點的大學。在這個關鍵點上不想有絲毫閃失和差錯。所以讓這些學生在一起考試,可能更好一些。孩子們經不起折騰,希望媒體能理解我們。
談未來
未來取決于社會的包容和理解
新京報:你和紅絲帶學校一直像個保護者,有人認為學校的標簽反而把孩子們和社會隔離了。
郭小平:我從創辦學校開始就遭受了很多非議,但現實是我們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開始了,結果是怎么樣誰也不知道。對與錯總需要有人做了后才能判斷。
新京報:辦學這些年,你最困惑的是什么?
郭小平:艾滋病的常識在普及,一到世界艾滋病日,媒體都在關注,呼吁不要歧視,但感覺公眾總是卡在對艾滋病的認知上,或者雖然知道了,但接納他們一起學習、工作的現實還遲遲不能到來。
我理解現在還處于一定的階段中,我們只能在這個階段繼續做下去。
新京報:你對孩子們的未來有什么期待?
郭小平:他們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的包容和理解。只有普通人愿意和他們一起上學、工作,艾滋病感染兒童的未來才有實實在在的希望。
?
?
相關鏈接:
為艾滋感染者設獨立高考考場引熱議 當地教育局回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