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正在把一袋袋沙子扛到地下。
進入六月份,海南“熱”情一浪高過一浪,高溫橙色預警不斷。6月3日,海口等市縣均超過39℃;6月4日,海口的最高氣溫達37℃以上。由于工作性質等原因,有大量勞動者依然堅守在滾滾熱浪中。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建筑工人、快遞員、保潔員、物業保安等高溫下作業的工作者甚少能領到高溫補貼,應享受的補貼卻難覓蹤影。
只剩“高溫”沒“補貼” 高溫作業者福利難保障
6月4日15時許,在海口龍華區鹽灶一橫路的一個工地上,農民工老楊和他愛人正在把裝滿沙子的沙袋用肩膀扛下4米深的地下,火辣辣的太陽把老楊照得滿臉通紅,汗流浹背。累了,老楊就在地下坐一會,但沙袋數量多,他很快就爬起來繼續干活。
“我們怎么會有高溫補貼呢?”今年已是58歲的老楊直搖頭。老楊說自己是貴州人,在這個工地上干了幾個月,天氣再熱也沒見過高溫補貼。為了降溫防暑,他每天都泡3大瓶綠茶拿到工地喝。看看太陽,老楊喝了幾口茶水,又背起一個沙袋下去了。
同老楊在一個工地當焊接工的老張,一樣沒有高溫補貼。老張說,老板不會發高溫補貼,不過最近項目部提供了綠豆水等飲品和預防中暑的藥品。
難覓高溫補貼的,不只是建筑工人,快遞員、保潔員、物業保安等人群,能領到高溫補助的人少之又少。位于海德路一小區車輛出入通道的一座保安亭里,由于沒有空調,保安人員小李也感到“熱”情難卻。小李說目前還沒有領過高溫補貼。
記者走訪海秀路、龍華路、龍昆南、海德路多家小區。小區的保安人員、清潔工人反映多數人沒有領取過高溫補貼,就算有的也很低。
在龍昆南昌茂花園的一位保安說,他們好像每月發50元。在海德路現代花園,一位保安說他們好像也有,但不知道發多少。龍華路一小區的清潔工劉大姐反映說,她們從去年就和物業經理提要求了,但一直都沒有,她們也不能天天去計較這補貼。“物業公司就不給發,你又能怎么樣?”劉大姐的反問,讓人深思。
專家:對于不發放企業給予處罰,提高違法成本
高溫之下,不少地區都會為職工發放一筆高溫津貼。記者從海南省人社廳獲悉,海南所處地理位置使得天氣炎熱,因此發放高溫補貼的月份也較多。2017年海南省高溫補貼在4月至10月發放,共7個月,每天按10元計算,共計2100元。
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維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早在2013年,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安監局等7個部門又再次聯合發出關于用人單位實行高溫津貼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含35℃)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應當向勞動者按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發放高溫津貼。同時規定,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發放高溫補貼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責令改正。
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一工作人員說,最近他們也接到反映高溫補貼的投訴。據了解,很多建筑工地為了完成階段任務趕工期,就必須在高溫下作業,但由于很多工程出現層層下包,很難找到關鍵的負責人落實,因此高溫補貼在建筑工地上難以推進。
對于農民工難覓高溫補貼問題,省委黨校教授唐鎮樂認為,關于工人高溫補貼、“高溫福利”的規定已經不少,關鍵在于落實。各級勞動監察等政府監管部門和工會組織應定期對企業進行審核,深入農民工群體了解他們發放高溫津貼的情況,對于拒不發放的企業應該按照政策給予相應的處罰,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確保農民工享受到法律規定的各項權益,不能只剩“高溫”沒“補貼”。
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負責人稱,如果用人單位不發放或克扣高溫補貼,勞動者可通過以下渠道投訴。
1.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66784629;
2.秀英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68648727;
3.龍華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68530871;
4.瓊山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65876963;
5.美蘭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65374425;
6.高新區綜合執法局:655800210;
7.綜保區社會事業局:66819989;
8.桂林洋經濟開發區人社處:65717198。
記者陳敬儒
(海口網6月6日訊)
?
相關鏈接:
專家:裝配式建筑力爭2020年占新建建筑面積逾15%?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