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升級改造39家農貿市場
和“暗臟臭”再見迎“新亮美”登場
改造前的海口市白龍綜合市場(海口市白龍綜合市場供圖)
現在的海口市白龍綜合市場。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從雨靴到皮鞋,賣菜攤主腳下的變化見證了海口農貿市場的變化。
“以前賣菜是一定不敢穿皮鞋來市場的!”身穿粉色的短袖T恤、灰色的運動褲、白色運動鞋,鄒金美的著裝顯得干凈整潔。
鄒金美在海口市白龍綜合市場賣菜已有十余年了,她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在市場賣菜可以不用穿雨鞋,下班回家衣服還能干干凈凈的。
“以前的市場真是臟,水泥地坑坑洼洼的,爛菜葉子被扔得到處都是,一到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菜葉發酵的酸臭味混雜著海鮮的腥味,讓人覺得頭暈腦脹。如果一下雨,穿著干凈的鞋子在市場走一圈出去肯定就面目全非了。”所以,在鄒金美家門口的鞋架上,一直擺放著幾雙雨鞋,因為皮鞋是舍不得穿去市場的。
改變始于2015年底,經過6個多月的重建式升級改造,白龍市場徹徹底底實現了“蛻變”。
2016年6月30日,當鄒金美再次走進白龍市場時,眼前的一切讓她感到陌生,這哪里還是那個自己工作了十年的地方!面積大了一倍多、墻上和水泥地面貼上了暖色瓷磚,在燈光的照射下明亮而又溫馨。
“改造前的市場面積只有2800平方米,改造完達到了近6000平方米,8個保潔人員全天候輪流打掃衛生,保證市場整潔。”白龍綜合市場經理吳坤彪告訴記者,讓他感觸最深的是,市場改造完后,攤主的素質都提高了很多,隨手扔垃圾的習慣沒有了,每天賣完菜他們都會把周圍清理干干凈凈,感覺他們真正把這里當成家了。
白龍市場的“變身”并不是個例,它是海口農貿市場的一個縮影。
在海口市商務局局長林道堅看來,作為城市公共配套設施,農貿市場是最基本、最接地氣的保障民生場所。但一段時間以來,臟、亂、差是農貿市場的代名詞,“大多數老海口人都知道海口農貿市場的樣子,有的市場硬件設施跟不上,有的內部管理滯后,有的無序經營、宰客欺客……”
2015年12月起,海口市開始大刀闊斧地對全市39家農貿市場同時開展升級改造工作,用了約10個月時間,消除了這些暗角。農貿市場成為城市的新窗口和新名片。
海口全市農貿市場雖面積大小不等,但都是以相同的標準進行改造,每家市場建有蔬菜區、活禽區、水產區、熟食區等區域,同時活禽區還專設屠宰區。不僅如此,海口市商務局還要求各市場副食品區統一貨架擺放,果蔬和生鮮品統一器皿,熟食和豆制品統一玻璃柜臺,人員統一著裝。
“毫不夸張地說,海口的農貿市場絕對不比國內大城市的農貿市場差,甚至比他們的要更好。”林道堅自豪地說,市場改造完后,不僅省內其他市縣來海口考察學習,國內很多城市也相繼過來取經,“這展現了海口的城市自信!”
市場改造帶給攤販的,也不僅僅是工作環境的變化。
客人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鄒金美和丈夫兩個人已經忙不過來。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們招了一個幫工,“感覺我們也做起了小老板。”鄒金美有點兒靦腆。“而且,我那‘嬌氣’的女兒,以前從來不肯和我來市場,昨天還主動跟我說明天不上課,要來市場幫忙哩。”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本報海口6月6日訊)
?
相關鏈接:
2017年一季度海口農貿市場蔬菜價格環比降18.49%
【漫畫】海口:這樣的農貿市場請給我來一打!
海口五源河農貿市場6月底建成 滿足10萬人生活需求
海口秀英區強化農貿市場價格監管 簽訂價格監測協議
贊!海口長流新型農貿市場投入使用 占地5800平方米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