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煙葉移栽季。51歲的湖北保康簡槽村村民韓朝東天不亮就在自家20多畝煙葉田里忙碌起來,一直到晚上七八點才回家。
韓朝東去年種植煙葉近20畝,收入10萬多元人民幣,已成為村里的煙葉種植大戶。但就在5年前,他在外打工多年決定返鄉種煙葉時,發現自己跟人差了一大截。“在外越打工經濟越困難,但決定回來種煙葉,發現技術又跟不上,一竅不通,很是灰心啊。”
照他的話說,自己能脫貧致富,掌握煙葉種植技術,技術員和幫扶干部不知道往自家田里跑了多少趟。
2016年,簡槽村種植煙葉近2000畝,收入808萬元,戶平均收入5萬多元,已成為全市煙葉種植第一大村。家家戶戶有產業,家家戶戶有收入,這是大山深處的簡槽村得以在去年底脫貧的最主要原因。
煙葉產業幫助簡槽村實現經濟發展。但與普通農作物種植不同,種煙葉對技術非常講究。在精準扶貧的號角聲下,憑借煙葉種植而告別貧困的簡槽村,與其背后的“精準服務”密不可分。
“煙農與企業之間就是魚與水的關系,相輔相成,實現雙贏。”湖北保康縣煙葉分公司經理蘇兆俊告訴中新社記者,煙農與煙葉公司結合度十分緊密,分公司共197名員工,其中162名都常年工作在全縣17個農村收購點上,“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接地氣,把服務送到戶,送到田。”
在過去的五年里,縣煙葉公司每年都會把有限的種植計劃向貧困戶、貧困村傾斜,無償提供育苗大棚、農機等生產設施,并在農家肥推廣、連片生產示范、地膜煙種植、綠色防治等方面配套扶持和補貼政策。
蘇兆俊說,煙葉種植的全過程對技術要求較高,因此日常的技術服務必須要做到精準。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年度計劃指導煙農種什么品種、育多少煙苗、什么時間育苗;然后根據不同海拔、不同區域指導煙農確定移栽時間和行距;再根據測土化驗結果,參照歷年投入水平,分戶、分田制定、下發施肥通知單。
前期工作完成后,還要進行精準防控,煙葉公司定點觀測、定時發布煙葉病蟲害預測預報,推廣生物防治新技術;煙葉成熟后,烘烤是最考驗技術的環節,除了投資建設標準化、智能化烤房外,公司還會開展大規模技術培訓;在收購時,技術人員會指導煙農正確分級、科學保管,以保質保量。
三月大棚育苗、四月大田整地、五月煙葉移栽、七月烘烤加工、九月收購交易、臘月深翻冬炕,總能在農戶家里看到技術員和幫扶干部的身影。
煙葉種植也最怕惡劣天氣。2014年,簡槽村經歷了種植煙葉以來最為嚴重的冰雹災害,全村煙葉幾乎絕收,出現了大量貧困戶。
事后,煙葉公司進行了保險賠付,煙農保住了本錢。此后每年煙葉公司還會籌資180萬元,與氣象部門聯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煙區天氣預報、人工防雹、人工增雨等氣象服務。簡槽村還新增一枚防雹火箭炮,有效減輕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在中國秦巴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保康縣,不僅煙葉產業,茶葉、藥材、油用牡丹、藍莓等其他產業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精準服務經”。
“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命根子’,因村制宜、因戶施策地培育脫貧主導產業是精準扶貧的首要任務。”保康縣扶貧辦主任廖道明說,特色扶貧產業與傳統作物生產不同,對技術服務要求高,目前全縣已有7000戶1.88萬人通過發展特色產業脫貧。(完)
?
?
相關鏈接:
海口永興電商扶貧中心“牽手”高校 建實習實訓基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