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達人
趙恪銳:想參加世界級比賽
2017年5月21日,廣州。14歲的趙恪銳站在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的賽場,面對4組評委的輪流提問,對答如流。最終,趙恪銳獲得A類水科技發明獎11-14周歲組一等獎。這個體格壯實、身高1米8的男孩,來自海南華僑中學初二(9)班。在老師眼里,他是個愛動腦筋的男孩;在母親眼里,他的性格執著而獨立;而這個男孩自己說,只想做好當下,爭取明年參加世界級的發明比賽。
1
創意
靈光一現試圖解決公眾難題
海南地屬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沛的同時,常出現路面積水的情況。2016年暑假,趙恪銳在一次強降雨后想出門找伙伴玩,卻發現積水的路面難以行走。“當時就想,有沒有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趙恪銳說。煩惱激發了這個少年的靈感,“可升降人行浮橋”的想法就此萌發。
隨后,在指導老師曹大偉的幫助下,趙恪銳開始了自己的發明。發明可貴在創新,趙恪銳著重要解決的就是傳統浮橋的缺陷。“傳統浮橋太容易晃了,走幾步水還是把鞋弄濕。”為了解決問題,趙恪銳開始了無數次的試驗。課業太緊,他就擠課余時間研究。趙恪銳的母親趙立萍記得,兒子每天下完晚自習到家已經10點,但在試驗期間書包一放就開始研究裝置。直到11點,才在自己催促下,不情愿的入睡。但努力沒有立刻收到回報,這曾讓趙恪銳感到很沮喪。趙立萍深知,兒子不會輕言放棄。最終,趙恪銳設計出一套裝置,解決了問題。
“恪銳比賽當天的表現非常好,從容自信。”在曹大偉眼里,這個愛動腦筋的孩子非常出色。但曹大偉也坦言,結果公布時他其實是意外的,“許多參賽隊伍都來自大城市,設計科技含量高,整體實力很強。”曹大偉事后總結,趙恪銳的獲獎或許就贏在了“創新性”。
2
執著3個月內減肥成功15公斤
“執著”,是趙立萍評價兒子的性格時,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詞。3個月前,趙恪銳體重95公斤,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胖子”。決心減肥后,趙恪銳再未碰過自己曾心愛的飲料,開始健康飲食。此外,運動也是趙恪銳所一直堅持的。平常功課任務重,他就每天上下學跑步各20分鐘。一到周末,他便戴上耳機,開始每天30分鐘到60分鐘的跑步鍛煉。
3個月后,執著讓趙恪銳的體重從95公斤減到了80公斤。而同樣是因為執著,讓他今年年初,完成了從海口騎行(單車)到三亞的挑戰。“最好的陪伴是一起經歷,少說多做。”這是趙立萍的教育觀念。今年大年初二,為了讓兒子體驗騎行,趙恪銳的父親帶著他一路騎行,趙立萍則帶著5歲的小兒子開車陪伴。
行程遠比想象中的艱辛。5天的騎行中有2天遇到了暴雨,途中又經歷過多次摔傷。并且,作為騎行新手,父子倆一路上靠路過的專業騎手指點才漸漸進入狀態。
趙立萍記得,父子倆騎行到文昌潭牛鎮時,趙恪銳就已經第3次摔傷。這次,趙恪銳把單車一放,不愿再騎——當時13歲的他起了情緒。父子倆因此發生了爭吵。
“都到車上冷靜下,我來騎。”趙立萍說話了。于是,趙立萍坐上了單車,但只騎了2公里,趙恪銳便主動要求下車繼續騎。“老大現在在青春期,有情緒的時候需要冷靜。”趙立萍說,她知道兒子是一個執著而有韌性的人。最終,從大年初二下午到初六晚上,趙恪銳完成了350公里的海口——三亞騎行。
3
獨立
12歲時帶3歲弟弟回山東老家
執著之外,“獨立”是趙恪銳身上的另一個特質。
2015年暑假,趙恪銳小學畢業。身在山東棗莊老家的爺爺奶奶,十分想讓孫子們回一趟老家。當時,趙立萍和愛人都實在抽不出空。無奈之下,便試探性地問趙恪銳:“你敢不敢帶3歲的弟弟回爺爺奶奶家。”“敢。”當時12歲的趙恪銳并沒有猶豫。于是,趙立萍給兒子們買了海口到徐州的機票,和徐州到棗莊的火車票。原本趙立萍想要徐州的朋友在機場接應,但卻被趙恪銳拒絕了。“喂,兩個孩子已經平安到家了,你放心!”兒子們出發幾天后,趙立萍接到了公婆的電話。平安到家當然是好事,但趙立萍疑惑的是,自己給兒子們買的票不是這個時候的,怎么提前到了呢?
原來,趙恪銳和弟弟到達徐州機場后,發現母親給自己買的火車票丟了。但趙恪銳沒有驚慌,他帶著弟弟出機場后就打車去了火車站,接著自己買了火車票。只不過,這次買的票時間比母親給他買的時間更早。
提到對于兒子的期望,趙立萍不想做兒子人生的導演,更愿成為一名觀眾。“希望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一技之長。”趙恪銳自己則說,今年因為年齡關系,他只能參加低齡組的比賽,屬于全國性比賽。而到明年,他就15歲了。他期望,在繼續完善設計的基礎上,參加明年的全球性比賽。
?
相關鏈接:
海南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10日啟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