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演豐鎮瑤城農貿市場改造后,煥然一新。(美蘭區委宣傳部供圖)
小市場,大民生。在城區39家農貿市場改造完工后,目前,海口已啟動鄉鎮鎮墟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加快鄉鎮更新,打造“雙創”升級版,努力為鄉鎮居民提供干凈、整潔、美觀的買菜環境,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
堅持設計先行 打造美麗鄉鎮菜市場
走進海口美蘭區演豐鎮瑤城綜合農貿市場,騎樓式風格建筑格外引人注目。改造后的地面干凈清爽,攤位有序,功能分區清晰,人聲鼎沸。“市場變化太大了,現在買菜就像逛超市一樣。”正在買菜的演豐鎮居民林阿婆對市場改造后帶來的便利點贊。
在海口,限于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在人們的印象中,鄉鎮的農貿市場的景象往往是污水橫流,蚊蠅橫飛,腥臭難聞。“群眾生活的痛點,是升級改造的起點。”美蘭區商務局副局長吳名才告訴記者,在美蘭城區的13家市場已經全部完成升級改造,美蘭區的鎮墟農貿市場改造的步伐走在海口市前列,除了演豐鎮外,靈山鎮便民農民市場也已經改造完畢,市場不僅更干凈,也更有人氣了。
“農貿市場改造是一項關乎長遠的民生工程,商務部門高度重視,提前指導,堅持高標準打造鄉鎮菜市場。”吳名才說。作為和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問計問需于民,堅持設計先行,精細化提升改造細節,才能打造群眾點贊的菜市場。
海口靈山便民市場改造后,煥然一新。(美蘭區委宣傳部供圖)
融入民本理念 PPP工程撬動改造合力
記者看到,靈山鎮便民市場內海鮮區的排水溝中水流小而通暢,地面清爽干凈;蔬菜區的廢菜葉都集中收拾,整潔衛生;而熟食店全都在醒目位置亮證經營。說到市場的變化,正在挑選蔬菜的劉先生他不禁豎起大拇指點了個贊,“以前這里是很雜亂的,現在秩序都變好了,這樣的變化我們太受益了!”
“這個便民市場自從改造了之后啊,不僅環境變好了,衛生有了保障,菜品也豐富,價格也公道,我們這些住在周圍的人都喜歡到這里來買菜。”說到靈山便民市場的變化,陳先生心里也樂開了花。據了解,靈山便民市場有804個攤位,其中固定攤位674個,臨時攤位130個。
記者了解到,在海口18個鎮鎮墟改造的項目中,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據美蘭區住建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區創新升級改造的運作模式,在三江鎮、大致坡鎮,按照政府和社會資本方合作的PPP模式,統籌推進鎮墟市場改造,提升鎮墟整體風貌。
據悉,在海口市制定的《海口市鎮墟改造項目審查原則及標準》中,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占20分,具體要求為,要有垃圾處理、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便民服務中心、旅游服務設施等公用配套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建。
規范管理 建立長效機制
鄉鎮農貿市場改造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得好,海口重點抓好規范管理,健全長效化機制建設。在美蘭區,商務部門統一制作《市場內經營者制度》、《市場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市場食品質量安全制度》、《檢測室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實行契約化管理,農貿市場經營方與各攤位主簽訂農貿市場《商位租賃合同》和《經營管理及物業服務合同》,并監督落實好。
同時,按照“工程化管理、項目化運作”的思路,堅持“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考核”的原則,圍繞“建設一流”農貿市場的目標統籌推進,主要包括設立檢測室,對所有農產品農藥殘留進行檢驗;設置LED顯示屏,動態公布農產品價格、檢測信息等;完善改進監控、音控等設施。
吳名才介紹,商務部門也會加大和食藥監、工商、城管等部門的聯系,強化聯合執法,形成農貿市場齊抓共管的局面。實施農貿市場日間巡查常態化,對市場存在的問題進行拍照備查,做好登記,要求限期整改,復查未整改的給予重罰,并將處罰情況在全區農貿市場進行通報。
記者曹馬志 特約記者梁崇平
(海口網6月9日訊)
?
?
相關鏈接:
房屋租賃市場進入平穩微調周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