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自非洲寄往江蘇連云港的國際郵包,經X光機檢驗,某種“特殊”植物制品的圖像清晰地呈現在顯示屏上。通過分析研判,南京海關緝私警察逐漸將目標鎖定為毒品。
據南京海關9日消息,該關緝私局偵辦的江蘇口岸恰特草走私案件在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恰特草,正是一種新型毒品,又稱“東非罌粟”、“阿拉伯茶”,2014年被列入國家精神藥品管制范圍。
在相近的時間內,北京、南京海關接連在國際郵包內查獲疑似為毒品的恰特草,均為從埃塞俄比亞寄往連云港市。相同的目的地、相似的郵遞物品……一個以連云港市東??h為中轉地的跨國毒品走私網絡顯露出來。
1月26日,嫌疑人高某在郵局取件時,被等候多時的連云港海關緝私警察及連云港市公安局警察抓獲。與此同時,50多名辦案人員在郵局、高某住所等處同時開展抓捕行動,一舉抓獲涉毒嫌疑人李某和埃塞俄比亞人Murad,現場查獲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恰特草20包,總計約340千克。
隨著案件偵辦的深入,經辦案人員偵查取證,該團伙在浙江義烏等地走私、運輸毒品逐一暴露,涉案毒品恰特草逐步擴至1898千克,一個利用郵遞渠道走私、運輸、販賣恰特草的犯罪團伙被徹底摧毀。
據連云港海關緝私分局介紹,犯罪嫌疑人高某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Murad等人,多次以偽報品名方式從非洲將毒品恰特草郵寄進境,經北京、南京、連云港后,由高某、李某等作為收件人在連云港東??h收貨。
通過轉寄到Murad指定的浙江義烏等地的國內地址,最后通過偽瞞報、夾藏等方式走私至美國、英國及澳大利亞等地銷售牟利。
據了解,恰特草又稱“東非罌粟”,俗稱“阿拉伯茶”、“巧茶”,形似莧菜,產于東非和阿拉伯半島等地區。恰特草含興奮化學物質卡西酮,對人體中樞神經具有刺激作用,長期嚼食會染癖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將恰特草歸類為Ⅱ類軟性毒品。2014年,我國將恰特草列入《精神藥品品種目錄(2013版)》,與冰毒、氯胺酮等一同作為第一類精神藥品,屬于毒品打擊范圍,凡種植、持有、販賣、走私、服食恰特草均屬違法犯罪行為。(完)
?
相關鏈接:
特大網絡詐騙案158人被捕 組戰隊行騙近7000人上當?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