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緊抓基層黨建,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把“黨員”身份打造成正能量品牌
記者黃媛艷林詩婷
細長的村道,彎彎曲曲地連著潘達通和林元望的家,雖是同村,但三亞崖州區大蛋村的這兩位村民卻少有交集。直至一群佩戴黨徽村民的出現。
因村內矛盾長期積累,大蛋村是出了名的“軟弱渙散黨組織”和“換屆重點難點村”,甚至被冠以“臭蛋村”和“搗蛋村”的外號。潘達通羞于展示自己的黨員身份,林元望更是對“黨員”一詞十分陌生。近年來,三亞緊抓農村基層黨建,大蛋村率先創新開展“黨員活動日”,黨員亮身份、做公益、當表率,曾經撕裂的黨群關系正一點點彌合。
丈夫早逝,剛送完兩個孩子上學的林元望對著破舊擁擠的老屋直嘆氣。這時,一群帶著黨徽的“親戚”又來了。“上月黨員活動日走訪單身母親偶然發現您家條件困難,我們已按規定幫您申請了低保,正在咨詢老屋改造建設的支持政策,這次來就想聽聽您對房屋建設的意見。”黨員譚振駒說。
一下有了眾多黨員“親戚”,林元望有些哽咽地說:“之前覺得黨員有名無實,現在他們比親人還親。”
林元望的感慨,參與黨員活動日的潘達通特別理解。大蛋村是全區黨員最多的村莊,以往135名黨員平時幾近“隱身”,基層黨組織在大蛋村并沒有發揮應有作用。“以前黨組織決定的事情在村委會得不到落實,有組織沒力量,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提起大蛋村的黨員,村民們直搖頭。”潘達通說。
如今說起自己的黨員身份,有著46年黨齡的潘達通倍覺光榮。從2017年1月起,該村每月創新性地開展“黨員活動日”活動,無論是開展村莊環境衛生大整治、治安聯防夜巡、禁毒宣傳,還是慰問單身母親,村里眾多黨員開始走出“隱身”狀態,佩戴黨徽,身體力行做公益當表率。
“為人民服務是每個黨員的使命和責任,之前隱身是因為黨員無作為、形象差,現在大家都愿意爭當先進,活動日多名高齡老黨員主動參與,百姓看到后也積極拿著掃帚跟著掃,禁毒宣傳黨員和‘癮君子’結對子,把吸毒人員當親人,家訪、督導尿檢、幫找工作,甚至半夜把吸毒人員從娛樂場所帶回家。”大蛋村黨支部書記王克夫感嘆道,以前發展黨員還擔心人少,今年來已收到15份入黨申請書,大家都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漸漸地,活動日成了大蛋村黨員了解社情民意的平臺,也是村民跟黨員干部訴困難、談發展的平臺,黨組織的凝聚力不斷加強,黨心與民心愈加貼近,村路硬化、村民轉產轉業等一批百姓反映強烈、常年未解的難題正逐步得到解決,大蛋村黨建經驗“墻內開花墻外香”,正被越來越多的單位學習借鑒。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嚴朝君表示,“黨員活動日”要求黨員亮身份、做公益,帶頭攻堅克難,把“黨員”身份打造成老百姓心中的正能量品牌。
“村看村、戶看戶,百姓看黨員。”崖州區委組織部長李志剛說,隨著大蛋村黨支部和黨員群體逐漸發揮形象作用,摘掉“軟弱渙散黨組織”和“換屆重點難點村”兩頂帽子,黨在農村的威信正在重塑,黨對群眾的感召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
“群眾愿意跟著干,我們要對得起這份信任!”王克夫透露,下一步,該村將爭取不斷豐富黨員活動日的內涵,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充分借助美麗鄉村建設機遇和毗鄰創意產業園的區位優勢引導百姓轉產致富,建設長效機制讓黨員持續扮演“急先鋒”和“服務員”的角色。
(本報三亞6月10日電)
?
相關鏈接:
三亞禁毒宣傳文藝首場匯演進社區 晚會節目自編自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