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現場體驗翻模鑄文物等活動
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市文廣新局組織開展了“遺產日”系列宣傳活動,主要包括“考古增城——增江流域重要考古發現圖片展”、“廣州:揚帆通海兩千年展覽”以及“一帶一路”下的廣州珠江航道學術研討會等,借助“一帶一路”大舞臺,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煥發新的生命力。
昨日,“遺產日”宣傳活動主會場選在增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廣州市增城區文體旅游局聯合承辦了“考古增城——增江流域考古發現”圖片展,廣州市社科聯、廣州市文廣新局還舉辦了“一帶一路”下的廣州珠江航道學術研討會,會議就“一帶一路”下廣州珠江航道的建設開展研討。
據廣州市文廣新局局長陸志強介紹,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在廣州召開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廣州被推舉為海絲申遺牽頭城市。本次展覽及研討會即是對廣州數千年的商貿歷史的梳理。
增城是廣州面積第二大區,近年來,市區文物部門和考古工作者在增城發現了浮扶嶺、圍嶺、墨依山等一批重要的先秦時期遺址,為研究廣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區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資料。此外,增城漢墓、龍井山晉南朝墓地、南香山蓮花書院等遺址的發掘也取得重要成果。
昨日在活動現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組織開展了文物拓片、翻模鑄文物、投壺游戲、非遺展示表演等活動,用豐富的文化遺產講述廣州歷史故事。而在6月9日,“廣州:揚帆通海兩千年展覽”在廣州開幕,200多件(組)文物展現了廣州自秦漢2000多年來持續不斷的海外交往的歷史,講述古代廣州與世界的交往故事。(記者黃宙輝、實習生 吳大海)
?
?
相關鏈接:
山西陶寺遺址發現目前我國最早宮城 具有突出防御性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