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法國總統選舉之后,法國政壇迎來了另一場“大考”,有著總統選舉“第三輪投票”之稱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6月11日開始了第一輪投票。
這場選舉將決定議會多數派歸屬,影響法國政府未來五年的實際執政方向。對法國總統馬克龍而言,要想“甩開膀子”干一番大事業,贏得選舉至關重要;而對于之前在總統大選中失利的其他法國政治勢力來說,自然希望在議會選舉中扳回一局。
上任短短幾周,馬克龍在國際政壇上的表現已經征服了不少法國人,此次他領導的陣營能否拿下多數議席?選舉過后,國民議會又將呈現何種格局?
國民議會席位為何是“必爭之地”?
國民議會選舉之所以被稱為總統大選的“第三輪投票”,是因為選舉產生的新議會格局直接決定了法國總統未來幾年行動力的強弱。換言之,國民議會是為總統“如虎添翼”,還是為其處處“設障”,就取決于此次選舉結果。
和許多西方國家一樣,法國議會采取兩院制。此次選舉產生的是法國議會下院--國民議會的議席。在議會的主要職能上,國民議會比參議院(上院)擁有更為主導和決定性的地位,尤其是掌握對立法的“生殺大權”,其決定往往會對政府施政產生重要影響。鑒于這樣的重要性,國民議會席位一直是法國各派政治力量的必爭之地。
馬克龍要想在未來五年的任期里順利執政,就必須盡可能多地在這次選舉中贏得席位。只要他領導的“共和國前進”運動掌控了國民議會多數席位,基本上就掃清了提案立法道路上的障礙,不會被其他黨派掣肘。
選舉有何規則?哪些政黨爭奪議席?
國民議會共有577個議席,議員由選民通過6月11日和18日的兩輪投票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在選舉中,法國全國577個選區各選出一名議員。各選區的候選人在11日的第一輪投票中獲得半數以上選票即可當選,否則就要參加18日的第二輪選舉。相較首輪選舉,第二輪選舉的勝選條件較為“寬松”。在第一輪得票數超過12.5%的候選人全部進入第二輪選舉,其中得票最多的人當選議員。
根據法國媒體統計,此次國民議會選舉一共有浩浩蕩蕩7800多名候選人。他們依黨派劃分大致為:左派的社會黨、法國共產黨、生態綠黨、“不屈法國”;中間派的“共和國前進”運動、獨立民主聯盟;右派的共和黨和極右翼“國民陣線”等。
馬克龍領導的“共和國前進”運動在此次選舉中共推出525名候選人,目標是拿下國民議會的半數議席。值得一提的是,候選人以“新人”居多,525人的平均年齡僅47歲,更有178人是完完全全的“政治素人”。有報道由此指出,如果“共和國前進”運動提名的候選人大舉勝選,將給法國國會帶來“新面貌”。
馬克龍有望獲“壓倒性勝利”?
上個月法國總統選舉過后,有觀點擔心成立剛剛一年多的“共和國前進”運動競選根基尚淺,難以贏得國民議會多數議席。但現在看來,這些擔心有些多余。
投票前的各項民調顯示,馬克龍領導的“共和國前進”運動將在這場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拿下遠超300個、甚至超過400個議席,可望創下1968年以來歷屆執政黨的最高值。
相比之下,“共和國前進”運動的主要對手得到的席位將大幅“縮水”。總統選舉結束后,原先執掌議會多數席位的社會黨陷入分裂,逐漸趨于邊緣化,民調顯示該黨僅有望獲得8.5%的選票;右翼的共和黨陣營得票率預計為23%,馬克龍此前任命來自共和黨的菲利普為總理,巧妙地制造了共和黨內部的分裂。
“共和國前進”運動的一家獨大與馬克龍的支持率走高密不可分。雖然上任只有幾周,但這位年輕的總統在國際政壇上表現出自信和擔當的一面:與普京會談時坦誠而不失強勢;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后巧妙回應——他在推特上仿照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發出“讓地球再次偉大”,短時間內就收獲了數十萬個點贊。
如果民調結果應驗,“共和國前進”運動將在國民議會選舉中旗開得勝,等待馬克龍的,將是重塑法國的艱巨任務。
(編輯:栗一星 資料來源:新華網、中新網、央視網)
?
相關鏈接:
法國將舉行國民議會選舉 總統馬克龍再迎“大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