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由于兒童專用藥品少,有些家長只好通過各種換算,按照“小兒酌減”的原則,把成人藥給孩子使用。這樣做的后果卻很嚴重,有資料顯示,中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的不良反應率則達到4倍。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兒童用藥困境:專屬藥品僅2% 用藥靠猜劑量靠掰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6-13 07:28

      由于兒童專用藥品少,有些家長只好通過各種換算,按照“小兒酌減”的原則,把成人藥給孩子使用。這樣做的后果卻很嚴重,有資料顯示,中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的不良反應率則達到4倍。

      資料圖:一家婦幼保健院,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掛號看病。中新社發 韋亮 攝

      有數據顯示,我國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企業有10余家,有兒童藥品生產部門的企業30多家。在上市藥企中,單一主營兒童用藥的生產企業僅有一家。

      近期,國家衛計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食藥監總局印發《第二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39個兒童藥品上榜。而2016年6月1日首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公布后,32個上榜藥品中已有22個兒童藥品進入優先審評通道。得益于此,上海羅氏制藥產品雅美羅新增適應癥“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甚至提前4年在中國上市。

      在這一系列利好政策扶持下,能否改善我國兒童藥品生產企業少、品種少、劑型少等問題呢?

      業內專家認為,除研發層面的鼓勵外,如果沒有強制執行力來規定規范臨床用藥習慣,企業仍應謹慎進入兒童藥領域。

      政策利好下71種兒童藥物申報研發

      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里,39個在大陸境內尚未注冊上市且臨床急需的兒童藥品上榜。算上第一批的32個上榜藥品,已有71個兒童藥品進入鼓勵研發申報清單。

      其實,兒童用藥品種、適用劑型缺乏等問題早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2015年12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臨床急需兒童用藥申請優先審評審批品種評定的基本原則》,確定了新增用于兒童人群品種、改劑型或新增規格品種和仿制品種優先審評應滿足的條件。

      2016年3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兒科人群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從倫理學考慮、數據和安全監察、受試者年齡分層、兒科劑型選擇等方面做了詳細指導。其中,在劑型研發選擇方面,特別提到兒科人群對劑型的接受程度會受到藥品本身的口感、氣味和質地等影響,要注意“藥片大小和形狀”。

      2016年6月1日,《首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公布,國家衛計委稱此舉為促進兒童適宜品種、劑型、規格的研發創制和申報審評,滿足兒科臨床用藥需求。

      今年5月12日,食藥監總局公布《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保護創新者權益的相關政策(征求意見稿)》,特別提出對既屬于創新藥又屬于罕見病用藥、兒童專用藥,給予10年數據保護期;屬于改良型新藥的罕見病用藥、兒童專用藥,給予3年數據保護期。

      國家衛計委兒童用藥專家委員會的一位專家曾對媒體表示,當前兒童藥利好政策頻出的主要原因是“關注兒童用藥的時間到了”。

      兒童專用藥只有60多種,占比僅為2%

      雖然我國兒童藥市場規模近年不斷上升,從2011年的383.5億元上升至2014年的526.6億元,但這與萬億級的醫藥總體市場規模相比,還差得很遠。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等發布《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在176652條國產藥品批文中,僅有3517條為專用于兒童的藥品(兒童專用藥指通用名中明確說明兒童用藥的藥品,不包含用于兒童但通用名中未說明是兒童用藥的藥品),占比僅為2%。從品種來看,3500多個常規藥品中,兒童專用品種只有60多種。

      究其原因,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認為,兒童用藥的研究投入大、周期長、風險大、利潤不高,企業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一款成人用藥研制成功,年銷售額可以達到幾十億,上百億,但是兒童用藥能達到一兩個億、兩三個億就很不錯了。”

      葵花藥業相關負責人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企業研發藥品的最直接動力是獲得更大的利潤,此前的一些政策大都沒有專門關于兒童用藥的內容,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研發兒童藥品的積極性未能有效的激勵。

      北京京都醫院院長童奔曾表示,兒童用藥長期受成人藥品定價水平的影響,但兒童用藥劑量小,利潤低,這也成為部分企業不愿生產兒童用藥的原因,兒童用藥的特殊性則未在考慮范圍之內。

      涉及兒童藥的上市企業不足20家

      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曾對媒體表示,很多企業認為兒童藥的生產非常簡單,僅需要在成人藥品用量上稍加改動即可,其實并非如此,兒童藥必須區別于成人藥品進行研發,而這對于一部分企業來說是短板。

      根據全國工商聯藥業行會的調查顯示,全國6000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僅10余家,如北京首兒藥廠、天津市兒童藥廠等;有兒童藥品生產部門的企業只有30多家,如廣州白云山制藥等。在A股上市藥企中,單一主營兒童用藥的生產企業、同時涉及成人藥和兒童藥的企業也不超過20家。

      其中,康芝藥業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以兒藥生產上市企業之一,兒童腹瀉與消化系列產品是主導產品,占公司兒童藥板塊半數以上的份額。2016年營收3.22億元,兒童藥業務占68.33%

      健民集團的龍牡壯骨顆粒、羌月乳膏入選國家衛計委“中藥兒童用藥相關政策建議”研究課題,牛黃小兒退貼、小兒宣肺止咳糖漿等多個兒童用藥也正在研發中。

      葵花藥業是涉及成人藥和兒童藥的企業,除了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小葵花”外,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也是其主打產品之一。在研發方面,公司正在進行小兒肺熱咳喘霧化吸入劑前期研究、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增加治療支原體肺炎適應癥的臨床前研究,同時擁有小兒蒿芩抗感顆粒等5項兒童用藥在研品種。

      資料圖:一家婦幼保健院,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掛號看病。中新社發 韋亮 攝

    而以兒童用藥丁桂兒臍貼為主要產品的亞寶藥業,受營銷渠道改革控貨因素影響所致,2016年生產量與銷量分別同比下降70%、53%。作為公司支柱領域,其兒科類產品2016年營收下滑近60%,今年一季度,盈利能力仍出現同比下滑。

      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成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曉玲在《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發布時曾表示,兒童用藥不足包括藥品短缺、兒童用藥信息不足、兒科醫師不足。以兒童用藥信息不足為例,根據2011年北京兒童醫院承擔的藥政司相關課題顯示,在全國 15家大型兒科醫院的兒科用藥目錄中,共有1098種藥,其中兒童專用藥品只有45種。在剩余的1053種藥物中,有兒童用法用量相關說明書的,總共占比 43%。兒童用藥的適用劑型同樣有限。這15家兒童醫院的兒科用藥目錄中,劑型最多的為注射劑、片劑,口服溶液劑只有21種,適合兒童的劑型,如糖漿劑等,非常有限。

      另一個問題是,在兒童用藥長期靠掰、參考成人標準酌情減量的情況下,兒童用藥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根據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14歲以下的兒童中,每年約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亦是兒童用藥不當的常見后果。2012年文獻《醫院藥師在兒童合理用藥中的作用淺析》顯示,我國每年約有7000例兒童死于用藥錯誤。王曉玲認為,兒童專用藥品短缺、兒科醫師不足等,導致終端服務能力不足,和成人相比,兒童用藥不當后果更嚴重。有資料顯示,中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達到4倍。

      臨床用藥習慣若不規范,藥企應慎重進入

      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兒童用藥市場也迎來了人口紅利。從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新出生人口1867萬,比2015年增長了11%,總量增加了191萬,2016年新出生人口中有45%的貢獻率來自二孩家庭。

      史立臣認為,政策利好、人口紅利的影響下,兒童用藥市場確實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但現有的用藥習慣亟待規范。長期以來,臨床中兒童用藥遵循根據成人標準酌情減量使用的原則,這種用藥習慣已經養成。“這是兒童藥市場崛起的重要因素。應該像‘限抗令’(限制抗生素使用)那樣,以行政手段規范兒童用藥,如某些藥品只能使用兒童裝等。”

      所謂“限抗令”,是指政府層面通過政策限制臨床中抗生素的使用,其中2015年8月,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醫師開具抗菌藥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可被限制處方權。

      “兒童藥市場要真正崛起,僅在研發層面鼓勵,在藥物使用層面缺乏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規定,這不是長久之計。”史立臣認為,在現有用藥習慣下,兒童藥品在招標及藥店仍缺乏競爭力,如果這一習慣不能規范,企業還應慎重進入兒童藥領域。

      ■?兒童用藥小攻略

      不要用糖果或零食騙孩子吃藥

      兒童對于吃藥都很抗拒,家長可以試著給他們鼓勵,如放電視給孩子看或者跟孩子一起玩游戲等。此外,還可以借助一些喂藥工具輔助孩子服藥,如藥匙、藥物滴管、針筒型喂藥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喂服藥物時,不能哄騙孩子藥品是糖果或其他零食,因為糖果或零食對身體損害相對較小,而藥品則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會造成中毒,所以家長應給小孩灌輸生病就醫的觀念,讓他理解藥物不會對他造成傷害,而是幫助他恢復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歲以下兒童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胃腸道較敏感,容易受到藥物刺激而出現嘔吐現象。嘔吐通常是寶寶剛吃完藥幾分鐘至1小時內發生,這時藥物在胃腸道還未被吸收或只吸收一小部分。而且兒童常用藥品都有較寬的安全用藥劑量范圍,家長可以補喂。

      D01-D02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

    ?

    ?

    相關鏈接:

    一周國際熱聞:韓暫停部署新增“薩德”系統:環境評估或需兩年
    一周國際熱聞:證據不足法院拒發逮捕令 崔順實之女獲釋
    一周國際熱聞:安理會未通過有關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決議草案
    一周國際熱聞:俄國防部確認圖-154飛機在黑海失事

    ?

    相關鏈接:
    一周國際熱聞:俄國防部確認圖-154飛機在黑海失事
    一周國際熱聞:安理會未通過有關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決議草案
    一周國際熱聞:證據不足法院拒發逮捕令 崔順實之女獲釋
    一周國際熱聞:韓暫停部署新增“薩德”系統:環境評估或需兩年
    [來源:新京報] [作者:羅攀]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