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民王女士公園散步時,偶遇一名小男孩虐鳥,王女士成功救下了斷翼小鳥,經專家介紹這只鳥為戴勝。因傷勢嚴重,受傷戴勝鳥本已面臨安樂死,經王女士悉心照料奇跡存活。 6月13日下午,受王女士的委托,海口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波將康復后的戴勝鳥送到海南熱帶野生飛禽世界放生。
據了解,5月底的一天,海口市民王女士在海口白沙門公園散步時,偶遇一名小男孩虐鳥。“當時看那個小男孩用繩子緊緊捆小鳥的腳,在手里甩來甩去,小鳥的左側翅膀已經斷了鮮血直流。”6月13日上午,南海網記者來到海口市萬恒路一小區王女士家中,見到了她救治的戴勝鳥。
王女士告訴記者,看到小男孩扯著繩子轉圈,將受傷的戴勝鳥甩來甩去實在不忍心。為了救下這只戴勝鳥,王女士苦苦哀求小男孩將受傷的小鳥交給她。“大概十幾分鐘后,男孩同意為小鳥松繩子讓我帶走它。”王女士為小鳥解開腳上的繩子后發現,小鳥受傷程度要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剛開始只是以為翅膀折了,靠近一看才知道這只小鳥翅膀的骨頭都斷掉了,血不停地從它的傷口中流出來。”王女士非常心疼地說,她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將它送去寵物醫院救治。不過,寵物醫院的醫生告訴她,他們缺少對鳥類接骨手術。因此,面對受傷的小鳥他們都束手無策。
王女士并沒有放棄,她將受傷的小鳥帶回家中,經過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救治的是一只戴勝鳥。王女士買來消毒水和止血藥等,細心地為小鳥消毒、止血和包扎。“我不是很懂怎么救治,用的全是人用藥,當時就是一個想法: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救這只無辜的小鳥。”王女士說,后來她聯系上了海口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波,在李先生指導下,受傷的戴勝鳥漸漸康復。
令王女士感到欣慰的是,這只本來已經被判了“死刑”的小鳥,竟然被成功救活,而且還慢慢學會了與她互動。看到陌生人出現還是顯得非常警覺。記者現場看到,王女士從冰箱里拿出切好的瘦肉給戴勝鳥喂食時,小鳥很是興奮,不時地抖動頭部,舒張它鳳冠狀的羽冠,時而用長長的嘴巴輕輕啄一下王女士的手指。
“見到陌生人它還是有些害怕,剛帶回家時,它不僅不愿接近人也不肯吃東西。”王女士說,經一段時間照顧,受傷的戴勝鳥已經恢復得差不多,能夠在地面上跳躍和飛約20厘米的高度,由于左側翅膀已經斷掉無法飛翔。 “它會用長又尖的嘴輕輕地啄我的腳來表達索食,它還會在家里和女兒一起玩耍,我們在家里走動,它就會蹦跶到我們的腳后,像一個調皮的小孩。”王女士向南海網記者介紹情況時,康復后的戴勝鳥時而飛到王女士手上,時而跳到記者的話筒上,顯得非常開心。
王女士稱,雖然她和家人與戴勝鳥接觸的時間并不長,但戴勝鳥的一身鳴叫、輕輕的一次跳躍都能給她們帶來歡樂,小鳥已然成為她們家中的一員。當天上午,海口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波來到了王女士家中,準備將康復后的戴勝鳥帶走放生。
據李波介紹,王女士救助的這只戴勝鳥外表非常漂亮,是以色列的國鳥。“這只小鳥雖然并不鮮見,但仍然屬于低危保護動物,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不過,總量并不多。”李波稱,為了讓這只戴勝鳥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他將受王女士委托,將戴勝鳥送去定安的飛禽世界放生,當天下午,這只康復的戴勝鳥被放生。
新聞鏈接:戴勝鳥是有名的食蟲鳥,大量捕食金針蟲,螻蛄、步行蟲和天牛幼蟲等害蟲,大約占到它總食量的80%以上。在保護森林和農田方面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每年5、6月份繁殖,戴勝鳥在北方常選擇天然樹洞和啄木鳥鑿空的蛀樹孔里營巢產卵,有時建窩在巖石縫隙、堤岸洼坑、斷墻殘垣的窟窿中。每窩產卵5~9枚橢圓形的鳥卵。雛鳥孵出后,卵殼可能被親鳥吃掉或銜出巢外,但是堆積在窩內的穢物和雛鳥糞便便卻從不清理,加上雌鳥在孵卵期間會從尾部的尾脂腺里分泌一種具有惡臭的褐色油液,因此弄得巢中又臟又臭、臭氣四溢,污穢不堪,這就是它們俗稱“臭鴣鴣”的由來。
戴勝鳥遍布全國各地,但由于自身繁殖能力較弱,現在已比較罕見了。2008年,經過以色列國民投票,戴勝鳥成為以色列的鳥類象征。在中國,戴勝鳥象征著祥和、美滿、快樂。
唐朝詩人賈島曾賦詩一首《題戴勝》: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能傳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歸。
?
相關鏈接:
呼吁市民選擇環保出行 海口百名“騎士”公益騎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