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璐在工作中。記者 高鵬 攝
郭璐是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刑警大隊情報中隊中隊長,35歲的他從警12年,先后擔任過派出所民警、刑警大隊偵查員、情報中隊中隊長。
打擊刑事犯罪工作是一項艱苦、漫長的工作,如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基礎上,達到迅速抓獲犯罪嫌疑人,擴大線索,迅速破案的目的,情報信息的支撐日益重要。
與一線偵查員不同,情報偵查員沒有辦案民警那樣的風風火火,做的往往都是默默無聞地幕后工作,就像拍電影時的燈光、道具、美工。為了一個案子能夠順利破獲,郭璐積極學習運用各種信息平臺,不斷適應警務信息化發展的要求,切實增強各類情報信息應用意識,提高自身信息應用技能,以情報信息為支撐,為分局在偵查破案、打擊防范犯罪作出了積極貢獻。近日,郭璐入選全省十大優秀刑警候選人。
全面分析,迷信詐騙團伙落網
2012年,秀英轄區接連發生以迷信方式進行詐騙的案件,且受害人較多,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較壞。案發后,秀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也根據案情相繼開展了回訪當事人、走訪案發現場相關人員,并調取了案發現場的監控視頻資料。但由于調取的視頻資料及走訪的當事人和相關人員均無法提供準確的信息,致使辦案民警難于確定嫌疑對象,案件偵破工作一時陷于僵局。
為了盡快破案,郭璐主動向辦案民警要來已調取的相關視頻進行分析,為了更好的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他補充調取了案發周邊大量視頻,并對全市類似迷信詐騙案件進行串并研判,發現當年9月8日—10日發生在臨高、儋州和陵水的3起迷信詐騙案的犯罪嫌疑人體貌特征與秀英轄區這類案件的作案手法及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極為相似,且作案時使用的車輛雖然懸掛的號牌不同,但通過車型、車輛的特征判斷,可以認定為同一伙人。
郭璐把作案車輛的行車軌跡進行匯總,然后到各大租車公司對已租出去的車輛軌跡進行分析,隨即一個廣西籍的租車人行跡十分可疑,通過該租車人預留的電話,11月30日,在技偵部門的協助下,偵查員成功在澄邁縣老城鎮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繳獲2部作案車輛及14副假車牌、3張假居民身份證,同時成功帶破該團伙多地實施的迷信詐騙案件20余起。
精確打擊?分析查明嫌疑人落腳點和活動場所
針對系列性侵財案件,郭璐始終堅持以“打團伙、破串案、掏窩點、繳贓物”為工作目標,在適度經營的基礎上,實施精確打擊。
2016年底,郭璐經過分析研判發現全市盜竊電動自行車案件犯罪猖獗,為了有效打擊此類案件,他首先將近期全市的這類案件進行匯總,并結合高危人員、陣地控制等信息,通過作案手法、作案特征、痕跡物證等進行串并,從中發現有價值的情報線索。其次通過前科對象和同案犯查詢、實有人口查詢等方法,查明犯罪嫌疑人的團伙結構、角色分工、詳細身份信息;通過外線跟蹤、通訊信息分析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活動的場所;通過陣地控制等手段獲取贓物信息,從贓物著手核對案件,通過現場痕跡比對案件,同時將查獲的案件和犯罪嫌疑人進行人案關聯。最后就是將嫌疑人的活動情況提供給審訊民警,充分利用抓捕前獲取的證據資料,敲山震虎,準確分析眾多團伙成員的心理特征,選準突破口,緊抓繳獲贓物的查詢比對,擴人擴案,確保精確打擊。
僅2017年就提供線索給偵查辦案部門打掉3個盜竊、銷贓電動自行車團伙,成功破獲系列盜竊電動自行車案件四十余起。
細致挖掘?漂白身份的網上在逃人員被抓
情報工作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追逃工作,2017年3月3日,郭璐接到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線索,一名潛逃十二年之久的搶劫犯罪嫌疑人楊某勇可能在海南務工,接到該線索后,他立即上網查到楊某勇的網上追逃信息,通過省公安廳人像比對系統,比對出一名澄邁籍男子與其極為相像,但與楊某勇湖南的籍貫明顯不符。
郭璐沒有輕易放棄,而是繼續通過省公安廳資源服務平臺云搜索查詢該澄邁籍男子的個人基本情況,發現該男子登記的出生信息雖然與楊某勇相近,無違法犯罪前科,但沒有婚姻登記、社保等其他相關信息。
“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沒有登記結婚?”這個疑點引起郭璐的警覺,他將系統中登記的該澄邁籍男子的手機號碼輸入海口市接處警系統中進行搜索,發現就在3月3日當天早上,該手機號碼曾經電話報警稱海口市秀英區西海岸某工地被盜,發現這條信息,他驚喜之余迅速將該線索向大隊領導匯報,并帶著資料和兩名偵查員一道前往工地核實,當第一面見到該男子的時候,他一下子就認出他與楊某勇極為相像。
為了進一步確認,郭璐讓同行的一名澄邁籍偵查員用澄邁話與該男子交談,但其根本沒有聽懂,表明其明顯不是澄邁人,隨機果斷將其帶回大隊調查。經訊問,該男子很快便交代了其漂白身份和2005年4月伙同他人在泉州搶劫六十余萬元的犯罪事實。
無論在哪個崗位,無論任務有多艱巨,郭璐始終牢記責任、不辱使命,以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以實際行動有力的維護了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彰顯了一名智慧、勇敢、奉獻的刑警本色。
?
相關鏈接:
海口汽車西站扒竊案頻發 警方成立反扒組大力打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