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12日晚通報稱,當日福建泉州、廈門海域赤潮仍在持續;漳州赤潮海域水色恢復正常,赤潮已經消亡。
據福建省海洋漁業部門監測,泉州海域赤潮影響面積減小為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崇武大岞、西沙灣至高雷山以及杜庴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仍為可產生麻痹性貝毒的鏈狀裸甲藻,最高細胞密度為8.2×10^5個/升。
廈門海域無毒赤潮仍在持續,影響面積擴大為15平方公里,分布于同安灣后田、五緣灣海域。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無毒的旋鏈角毛藻,最高密度達1.3×10^7個/升。漳州漳浦、龍海海域水色未見異常,未檢出鏈狀裸甲藻,赤潮已經消亡。
隨著今年第2號臺風“苗柏”的影響,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將產生較大風浪并有較強的降雨過程,氣象、海況條件均不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長繁殖。
根據監測結果,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要求,泉州、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按照赤潮應急響應程序,繼續做好赤潮應急處置工作,及時報告赤潮信息;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繼續對赤潮消亡海域保持跟蹤監測,防止有毒赤潮復發造成危害。
福建沿海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將繼續按照《福建省重點養殖海域赤潮災害專項應急監視監測工作方案》,對所轄海域保持加密監視監測,及時做好應對工作。(完)
?
相關鏈接:
我國海域可燃冰試采“滿月” 日均穩產氣7000立方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