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用微信充流量時充錯了號,揚州市民葉先生在尋求客服幫助時,通過網絡搜到一個客服號,便按對方要求追回誤充的錢,結果一步步走入圈套,最終被騙11000多元。省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以下簡稱“省反詐騙中心”)昨提醒市民,尋求客服幫助一定要通過官網。通訊員蘇宮新 揚子晚報記者 于英杰
誤充值后“自投羅網”被騙1.1萬余元
5月30日下午3點多,揚州的葉先生用微信充值流量包,結果誤充值到自己的一個空號。為咨詢退款問題,他在網上搜索微信客服的號碼,并成功搜到一個自稱為“微信官方客服”的號碼。葉先生打電話過去后,對方給了他一個客服系統微信號“業務技術部門”,讓其通過微信電話聯系。
葉先生覺得微信客服通過微信跟他聯系,挺像回事的,就沒懷疑。對方表示,根據葉先生反映的情況,他們已將剛充進來的這筆錢凍結了,但是解凍需要再充值。于是,葉先生按照要求,掃了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充值882元。沒想到,這筆充值結束后,對方又說金額不夠,要求再充滿5000。之后,葉先生就在對方要求下,又是掃二維碼,又是發紅包,又是支付寶轉賬,先后打了好幾筆錢過去,最終累計“充值”金額達到11511元。然而,充了這么多錢,葉先生的賬戶卻一分錢沒有多出來。他再次和“客服”聯系,對方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這時,葉先生才意識到被騙,趕忙報警。
騙子冒充客服網上“守株待兔”
省反詐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葉先生遭遇的騙局其實并不新鮮,不法分子仍然采用“資金被凍結”“發送網絡連接”等慣用伎倆,誘導受害人進行資金轉賬從而牟取不法利益,只是偽裝成了“微信客服”或“騰訊客服”而已。而葉先生之所以上當,是因為他并沒有找到真正的官方客服。
而騙子正是利用廣大市民的這一“陋習”,冒充官方客服,在網上張網以待。受害者主動通過假微信客服公眾號或搜索引擎,查得犯罪分子預先設置的詐騙電話,隨后分別通過ATM或點擊微信釣魚鏈接進入網銀,完成轉賬,不知不覺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省反詐騙中心提醒,要尋求客服幫助,一定要通過平臺的官方網站,網絡搜索來的不一定靠譜。
?
?
相關鏈接:
女子充錯話費要求返還 對方:到手了哪能往回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