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弘揚善行義舉 彰顯海口文明
隨著“創文”的開展,市民文明素養明顯提升,行人亂穿馬路、司機違法駕駛等不文明現象明顯減少。 記者 張洋 攝
海口網6月15日消息(記者 謝大強)4月29日,海口公交司機羅偉雄在車上撿到一個黑色提包,內有現金2350元、銀行卡和身份證各1張,他到終點站后上交調度室,最終找到失主。
5月20日下午,一場暴雨襲擊椰城,面對被大水沖走的井蓋,一位老人冒雨堅守現場1個多小時,老人用身體作警示,換得了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像這樣的凡人善舉天天在海口上演,在車站、碼頭、社區,隨處可看到志愿者服務他人的身影……一個個平凡的人,一件件看似普通的事,卻傳遞著城市的溫度,與生態環境優美的海口相得益彰。
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海口,通過大力弘揚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激發和凝聚力量,逐漸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除了街頭巷尾,景區也處處可見志愿者身影。 記者 張洋 攝
A 凡人善舉凝聚大愛
美麗海口,是一座溫暖的城市,這種溫暖來自德善文明的溫度,無論是生活、創業于此的市民,還是外地來的游客都可感觸到。
在秀英時代廣場開蘭州牛肉面館的青海籍小老板馬牙古拜,拾到顧客遺失的6萬多元現金,全家苦等失主3個小時,最終一分不少返還。
瓊山區振興路的“三棵樹定安農家雞”飯店老板薛小蘭6年免費為環衛工提供熱茶,環衛工把飯店當“家”。如今,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加入到關愛環衛工人的行列。
的哥龔銀洲牽頭組建了一支愛心車隊,把每周日上午作為集體愛心日。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感冒生病,他和隊友始終堅持在海南省人民醫院秀英留院部門口,免費接送“老弱病殘孕”市民。愛心車隊從一開始的10輛車發展到現在的16輛車,共20名的哥的姐參加。5年來,龔銀洲和他的愛心車隊一直傳承著這個愛心故事。
2015年12月31日,海口萬綠園舉辦一場5萬多人參加、時間長3個半小時的跨年演唱會。演出結束后,廣大市民群眾自覺把垃圾帶走,地板上沒留下一點垃圾。
83歲的吳永贊原是海南省皮膚病醫院的醫生,2002年2月退休回到秀英區長流鎮墟后,他發揮余熱開了一家皮膚病診所,15年來,他治療的病患超過3萬多例。對老革命他分文不收,對經濟困難的群眾他要么減免,要么只收取治療的成本費,因診療甚佳,價格低廉而遠近聞名,每天有不少皮膚病患者慕名而來求醫問藥。對此吳永贊說:“人到暮年,有一點光,就發一點熱。”
通過榜樣的宣傳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椰城正能量進一步傳播。近年來,海口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等凡人善舉層出不窮,“海口游人溺水,新疆男子舍身相救”、“患腦梗男游客走失 海口公交人愛心接力找回”等暖心故事被廣泛傳播。
海口“創文”以來,背街小巷隨處可見文明宣傳標語。 記者 張俊其 攝
B 好人引領向上向善
近年來,海口大力弘揚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事跡,處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展示,重點培育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的風尚,為海口匯聚強大正能量。
“這位楊海榮姐姐,她只要有時間就到敬老院為老人煮飯、剪指甲,自己還創建‘云開見日’志愿者團隊,堅持做公益活動。”在龍華區濱涯社區“好人榜”前,市民陳楠楠帶著6歲的女兒,一邊玩耍,一邊為她講解墻上道德模范的事跡。陳楠楠說:“希望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耳聞目睹的渲染,讓女兒從小學習道德模范樂于助人等精神。”
海口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李鴻策,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經營的一家海鮮餐館,積極關心支持海口的公益慈善事業。去年,他向海口市慈善總會捐款,同時承諾要用10年的時間,以個人的名義捐款250萬用于公益慈善事業,支持貧困大學生圓大學夢。點點善行,匯聚成河,播撒了愛的種子,點燃孤寂的心燈。看,每到周末敬老院里,老人們因越來越多的人陪伴而開心多了;留守兒童們因為愛心關懷,臉上的笑容多了……
據了解,近兩年來,我市評選出道德模范129名(其中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9名、海南省道德模范20名),海口好人345名(其中入選中國好人榜21名),美德少年101名。
海口大學生積極投入“雙創”,響應獻血號召。 記者 黃一冰 攝
C 志愿隊伍不斷壯大
“您好,這是紅燈,請等一下。”在濱海大道與丘海大道路口,志愿者正配合著交警參加文明疏導交通活動,指引市民文明通行。
紅燈亮時,伸臂揮旗,在斑馬線前攔出一條安全線;綠燈亮時,落旗,引導路人沿斑馬線有序過街……在海德路口,老陶義工服務社志愿者肖莉萍一絲不茍地重復著這幾個動作。
52歲的肖莉萍自從去年8月份加入老陶義工服務社后,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都在做公益,常常會放棄休假,參與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從事志愿服務,這是我人生最開心的事情。”肖莉萍說,做志愿服務會帶來很多快樂,這些快樂來源于社區老人緊握她手時的連聲道謝、在她疏導交通時市民的稱贊、市民在她的影響下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
我市積極建立和完善政府與社會共創共享機制,開通“誠信海口”、“公益海口”、“海口城市管家”三大網絡服務平臺。通過“誠信海口”,弘揚誠信企業和個人,失信者則列入黑名單并曝光公示;通過“公益海口”,推行“菜單式”志愿服務,建立健全志愿者星級認定、回饋獎勵制度。我市通過人大立法,確立每年3月的第一個周日為“全民公益日”。每月第一個周末,全市黨員干部群眾集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先后策劃推出“益起向善,全民公益”、“暖心小站”、“博桂志愿服務街區”等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在全市掀起了全民公益熱潮,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
目前,全市各類注冊志愿者團隊3203支,實名注冊志愿者26萬人,志愿服務總時長超713萬小時。
道德模范楊海榮教小朋友心肺復蘇知識。圖片由本人提供。
D 全民參與 共建文明城市
榜樣力量是無窮的,道德模范、海口好人的事跡讓越來越多市民在感動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讓文明的光芒綻放于城市每一個角落。
據介紹,我市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突出軟環境、城市文化、市民素質、社會風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等五個方面建設,策劃“德耀椰城”、“好人就在身邊”、“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活動”、“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等,加大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的評選、學習、宣傳力度,大力弘揚善行義舉社會正能量,激發市民向上向善向美,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
秀英區海秀街道儲運小區曾是個“三無”小區,政府投入對小區硬件設施進行改造,過去居民違建養雞又臟又臭的環境,如今居民自覺清理樓道與公共區域衛生,不再亂堆亂放雜物;公共場所,隨手亂扔垃圾的市民少了,主動讓座、鄰里互助等暖心的事多了……
“一支紅燭點亮一間屋,一片火把照亮半邊天。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路上,道德模范走在了前面,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們的高尚品德和感人精神,共同建設和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市民高仕平說。好人好事的宣傳已深入人心,他明顯感到市民素質不斷提高,互幫互助的氛圍也更加濃厚了。
海口堅持“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宣講方式,充分發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榜樣示范作用,把樂于助人、孝老愛親、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文明美德融入到市民的血液中去。近年來,通過實施道德實踐“300工程”建設百所“道德講堂”、組織百場主題活動、開展百名身邊好人評選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道德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傳遞著道德的力量。
如今,海口全市上下形成了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的鮮明價值導向,涌現出了趙紅亮、劉漢惜等9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以及500余名省市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
播撒在美麗椰城的文明花種已經萌芽,崇德向善傳遞的正能量正以涓涓小溪匯集之勢流淌海口。
愛心企業的志愿者走進高坡小學,與農民工子女互動交流。記者 陳麗園 攝
相關鏈接:
道德模范:近兩年來,我市評選出129名(其中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9名、海南省道德模范20名);
海口好人:345名(其中入選中國好人榜21名);
美德少年:101名。
注冊志愿者團隊:截至目前,全市3203支;
實名注冊志愿者:26萬人;
志愿服務總時長:超713萬小時。
?
相關鏈接:
厚植精神沃土創建腳步不停 海口最美風景是文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