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5月20日下午,海口突降暴雨,導致主城區多處路段出現嚴重積水。在金牛嶺公園附近路段,一井蓋被暴雨沖走,由于積水太高,且看不到路況,一位老人站在路口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此處無井蓋。通訊員賀文昌供圖
滂沱大雨下了足足兩個小時,他定定地站在沒過腳踝的積水中,一手舉著雨傘,一手揮舞一只紅色塑料袋,提醒往來車輛與行人避開被沖走井蓋的窨井。
這是一位普通的海口老人,他其貌不揚、衣著樸素,甚至連名字也無從得知。可恰恰是這樣平凡的他,被人們贊美為“風雨中最暖的路標”,以高大的姿態登上了中央電視臺。
這位老人的事跡,在6月15日上午召開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上被動情講述。省委書記劉賜貴以他和許多像他這樣的“文明海南人”為例子,提出精神文明建設要緊緊圍繞提升人的文明素質,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按照凝心聚力、遵紀守法、履職盡責、奮力拼搏、誠實守信、修德正風、志愿服務、孝老愛親等8點要求,加強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爭做文明海南人。
爭做文明海南人,他們用堅守為我們作出示范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排水所秀英養護隊隊長陳清琪患癌8年依然堅守崗位,所承擔的秀英管養隊管轄的排水設施量長度約280公里,是排水所中任務最重的養護隊。那年超強臺風“威馬遜”到來之前,他由于長期在高溫天氣下超負荷工作,出現了虛脫和高燒狀況并伴有背部病灶性疼痛,可仍然帶領隊伍沖鋒在抗擊臺風的第一線,直言:“我就是死在臺風面前,也值了!”
34年來,海南省三沙市氣象局返聘干部魏啟強始終堅守西沙海島,每天都要同其他氣象員一起,定時觀測天氣7次,并向世界氣象組織傳遞著中國南海的氣象信息。1984年他的妻子臨產,因為島上通訊不便,他接到家人發來的電報時,女兒已出生5天了。即便如此,2008年,女兒大學畢業后,仍毅然追隨父親的腳步來到海島,成為了一名年輕的西沙氣象員,立志把父輩的事業延續下去。
爭做文明海南人,他們用擔當為我們作出示范
儋州市公安局西華派出所原所長朱國茂從警28年始終扎根基層、服務人民,去年3月5日因過度勞累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殉職,年僅51歲。這28年里,他寫下28本、近百萬字《警情日記》,直到去世前幾個小時還在記錄當天的警情,病危時留給世界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囑咐派出所司機:“把槍……還回所里。”
長時間受強烈日光照射、電焊弧光刺激和過度勞累,本就高度近視的文昌航天基地工程師周湘虎視網膜脫落,導致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視力僅為0.04。就在幾乎失明的情況下,他依然駐守工地指揮建設長達7年。他舍不得工地,舍不得發射場,也舍不得親手打下第一根樁的發射塔,“即使把另一只眼睛獻給它,我也無怨無悔。”
爭做文明海南人,她們用奉獻為我們作出示范
22年前,儋州市白馬井鎮藤根村村民李昌女收留了一位流浪阿婆,從此把她當作親娘照顧。前幾年阿婆的心臟病犯了,醫生幾度下了病危通知書,可她不僅積極尋找治療方案,還四處舉債為其看病,硬是將阿婆從死神手里拽了回來。談起最初收留阿婆的原因,老實本分的她只說,“如果沒人管她,她會死在外頭的。”而她的丈夫也認同:將阿婆拒之門外,或許一輩子都會良心不安。
無獨有偶,海口市出租車司機吳妚梅2001年在路上扶起一位摔倒在地的老人,“在這一扶后,我感覺自己再也無法放下。”得知老人無法言語且無人贍養后,她幾乎每天都會給老人送飯,每年都會給老人置辦新衣,每個節日都要與老人共度,“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人都能有自己的家,不要辛苦了一輩子,老了還這么苦。”
“我就是死在臺風面前,也值了!”“即使把另一只眼睛獻給它,我也無怨無悔。”“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人都能有自己的家”……他們的言語樸實無華,但他們的行為感動海南!這座美麗的海島從不缺少文明的力量,因為文明海南人就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自己。
?
相關鏈接:
弘揚正能量 海口舉行“2017文明上網進校園”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