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洋資源豐富獨具特色
海口海洋生物多樣性高,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為發展我國南海海洋裝備和熱帶海洋生物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奠定了最重要的原料和材料基礎。
“地處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較長,海口適宜多種魚、蝦、貝及藻類棲息繁衍,經濟價值巨大。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種類繁多,密度極高,為海洋生物養殖提供了豐富的餌料,為海洋生物制藥、海洋產品加工提供了豐富的原料。”海南大學熱帶生物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熱帶海洋生物醫藥新藥研發技術平臺負責人羅素蘭表示。
據統計,海口灣浮游植物年平均密度達5.28×106?ind/m3,共有34屬87種;浮游動物生物量年均114.6?mg/m3、共47種,潮下帶底棲生物有54種。主要海洋經濟魚類包括鯔、馬鮫魚、金線魚、石斑魚等100余種;蝦蟹類有墨吉對蝦、鋸緣青蟹等;頭足類與貝類有烏賊、墨魚、泥蚶、牡蠣等;大型藻類主要為長莖蕨藻、麒麟菜、馬尾藻等;傳統藥用海洋生物有海蛇、海馬、海龍、海參、海膽、海星、海兔等。
除了海洋生物多樣性豐富,全市海島和港灣數量也較多,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海上交通基礎和發展空間。海口管轄海域內共有海島15個,3個為有居民海島;自西向東分布著諸多天然港灣,如金沙灣、新海港、西海岸、秀英港、海口灣、東海岸、東寨港等。其中,海口港為海南交通樞紐和客貨集散中心,是中國大陸沿海港口到東南亞各地通航貿易船舶的必經之港,素有“瓊州門戶”之稱。
海口港口岸線資源豐富,從西到東可分為馬村岸段、盈濱-天尾岸段、海口灣岸段等多個岸段。馬村岸段10米等深線在離岸1500米-1700米;盈濱-天尾岸段港灣開闊,對巨型船舶泊穩條件較好,適宜建深水港;海口灣的穩泊條件好,可建設大型港口。
同時,全市熱帶風情濱海旅游資源豐富。“海口具有陽光、沙灘、海水、綠色、空氣等五大現代旅游要素,是一座洋溢著熱帶海濱風光、海島都市風情的生態旅游城市。”市海洋和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芳說,海口大部分海岸坡度平緩,岸線開闊連綿,沙細潔白,海水清澈,常年風浪平靜,適宜開展海上旅游活動,目前建有金沙灣濱海風景區、西海岸海濱風景區等幾大濱海旅游區。
B
海洋生物全產業鏈完善
“十二五”至今,海口海洋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速達15.71%,初步形成了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高端裝備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等產業。
“我們已獲得22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2項是納米珍珠粉,能將珍珠粉生產成平均粒徑為100至200納米的超微珍珠粉,讓消化吸收率大幅提升。”海南京潤珍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才廣說,今3月,公司“珍珠美容養顏漢方”項目獲評海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據了解,自1994年在海口建廠以來,該公司引進國際一流的生產設備,利用生物科技領域的最新技術,通過與國內重點高等院校合作,自主研制開發了不少保健食品和中藥飲片。李才廣告訴記者:“近10年來,公司年均以40%的增長速度成長。到2020年,預計實現終端銷售約40億元,稅收達到2000萬元。”
除了京潤珍珠,近年來,依托海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發達的海水養殖業、高質量的海產品加工技術和明顯的區位優勢,海口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和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產業,如今擁有海洋生物相關企業657家,其中海洋功能食品企業277家、海洋生物醫藥企業225家、海洋微生物企業86家。初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新興海洋生物產業集群,與流通、加工、出口和與之相關配套的飼料生產、高端裝備、漁用藥物、運輸業、服務業等構成了中國最完善、最具優勢的新興熱帶海洋生物產業全產業鏈。
“同時,海洋生物企業應用精深加工技術,已開發出珍珠面膜、深海魚油、海水改良生態制劑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態制劑等產品。”陳芳介紹,其中熱帶土著有益微生物資源開發和生產、珍珠粉保健品開發等項目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
此外,熱帶海洋生物苗種繁育和環境友好型健康養殖模式蓬勃發展,夯實了熱帶海洋生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原料基礎。糙海參、花刺參、珊瑚等名優特新品種的人工育苗與養殖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居國內領先水平或國際領先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