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習近平為國足發展指明“踢法”
辛識平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此前,中國男足在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上,以2:2憾平敘利亞隊,進軍俄羅斯世界杯的目標變得愈發艱難。就在中國足球界士氣低迷、廣大球迷憂心焦慮時,習近平主席在這次會見中的一番講話,遵循足球運動發展規律,擘畫了思路清晰、科學務實的國足發展“戰術板”,闡明了中國足球應該堅持的“踢法”,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啟示與希望。
首先,看到差距,正視問題。習近平指出,中國現代足球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與足球強國相比差距還很大。這是頭腦清醒、實事求是的判斷。經過足球改革發展兩年來的推動,體制機制初步理順,中國足球運動發展有了新氣象。但從總體上看,中國足球無論是在普及還是精英層面,都與世界足球強國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基層教練水平低、數量嚴重不足、青訓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比較突出,制約著青少年接受良好足球教育。在培養球員至少10年一個周期的規律下,還需立足長遠、補齊短板,在足球人才培養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破解這些現實問題,需要勇氣和決心,更需要定力和耐心。
國足發展,不能丟了體育精神之魂。習近平明確指出,足球運動的真諦不僅在于競技,更在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人們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頑強拼搏的精神。這幾句話,展現了習近平作為“超級球迷”的專業性和眼界胸懷。比賽輸贏不是全部,通過發展足球運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激發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讓積極向上的足球文化成為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這正是習近平從治國理政高度推動足球發展的深謀遠慮。
國足發展,需要靠改革驅動前行的步伐。習近平指出,深化足球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符合世界足球發展規律和中國國情、專業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大力發展青少年足球,完善足球場地等基礎設施,加強國際交流借鑒。改革、規律和管理、青少年、基礎設施、國際交流,這幾個關鍵詞相互聯系,互為支撐,構成了一幅足球發展的“排兵布陣圖”。
不妨借用足球場上的陣型位置來說明。改革是這個陣型的核心,是中場發動機,它要求中國足球有堅定推進改革的決心,有一張藍圖干到底的魄力,不折不扣地推進改革。在這個“中場核心”的指引下,有“后防中堅”的體制改革、“中場創造力”的文化銜接和場地建設支撐,以及“鋒線破門”的青少年活力、內外交流的“青訓內核”驅動,從而組成一支相互配合、攜手前進的中國“夢之隊”。
國足發展,離不開足球文化的深厚積淀。關于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足球水平的決定因素是什么,國際足聯曾做過一個調研,結論是,決定因素既不是金錢,也不是人口,而是其足球傳統和足球文化。在全社會培養積極向上的足球文化,這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地基工程”、百年大計,需要各個方面共同參與和努力。足球文化,落實在全社會對足球的理解和定位上,落實在賽場上每個球員的言行舉止上,落實在球場內外球迷的一舉一動上,落實在每所學校、每個家長對待孩子踢球的態度上……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實現中國人的“足球夢”,必然充滿艱辛與坎坷。只要堅持正確方向,發揚永不放棄的奮斗精神,通過扎扎實實的努力,中國足球一定會得到更大發展,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
相關鏈接:
辛識平:習近平重新定義中國制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