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上村一出租屋內電動車充電場景。南海網見習記者胡麗齊攝
近年來,海口市部分小區和出租屋因電動車充電而引發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給市民朋友帶來了生命、財產安全損失。那么,如今的市民是如何給電動車充電的呢?是否有安全隱患?連日來,記者走訪海口部分小區和出租屋發現,部分小區和出租屋私接電線、占用消防通道等亂象仍然普遍存在,有較大的安全隱患,這些人為的安全隱患,讓市民們擔心不已。
部分居民私拉電線充電引居民擔憂
近日,記者針對電動車充電一事對海口多個小區和出租屋進行了走訪是發現,發現多數小區對電動車充電區域有明顯的劃分,其中部分小區將“充”和“停”具體劃分出來,但也有部分小區和出租房存在私拉電線的現象。
記者在群上村內的一棟四層高居民住宅看到,私拉的電線互相纏繞,電動車充電場所周邊堆放著雜物。在中丹路南七巷及其周邊出租屋內,很多住戶因電動車充電區域短缺,而選擇在小巷或樓梯口進行充電,在其上方的陽臺還曬著衣物。這些從高層垂掛下來的電線未做防護和固定措施,風吹過時能看到電線擺動。
“沒有地方充電就只能從樓上接下來了,把電池抬上去費時又費力,沒辦法,平時多注意就行了。”一名住戶告訴記者,他主要擔心雨水會流進電插座中,因此一般充電時都不會離家太遠或用雨衣遮蓋充電口。此外,在記者走訪的這些電動車充電場所中,均未配有消防器材等裝備。
針對居民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一事,不少居民表示這樣做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我住的小區就有人從二樓往下放電線給電動車充電,日曬雨淋難免會出現線路老化、漏電、短路的問題,這得多危險呀。”市民陳女士如是說。此外,也有居民表示,從樓上拉下來的電線,拖拽、頻繁插拔及插座本身的重量都會引起線頭松動的情況出現。“我們主要還是希望相關負責人能盡快對充電場所進行調整,加強對電線的鞏固,以及市民安全用電知識的普及。”另外一位市民韓先生如是說。
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最高罰1000元
記者了解到,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3年期間,全國電動車火災799起,其中75%的事故都是在充電時發生。近幾年,電動車火災在海口也時有發生,其中,2016年萬福新村“2·9”電動車火災事故是海口有史以來燒毀電動車最多的火災,過火面積達698.4平方米,其造成245輛電動車燒毀、77輛燒損,未造成人員傷亡。
那么,私拉電線會遭到怎樣的處罰呢?對此,記者采訪了海口市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根據《海口市消防條例》(2014年最新修訂)對電動車自行車亂充電的規定,私拉電線和插座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最高罰1000元。此外,該條例表明禁止在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存放可燃物品,實行集中存放的場所,電動車和自行車分開存放,并按照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車輛充電時應盡量在室外進行,或將電池拆下單獨充電,充電線路要選擇合適的線徑,群租樓公共區域私拉電線也屬于私拉電線范圍,希望市民要提高安全用電意識,自覺遵守條例規定。”該負責人如是說。
?
相關鏈接:
女子騎共享單車肇事逃逸被抓 涉案車輛存在安全隱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