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國足踢出讓人失望的結果,往往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十幾億人找不出11個會踢球的?那么問題是怎么造成的,火熱的市場是否能帶動足球發展?昨天,北京晨報記者采訪了足球專家和跟隨國足采訪多年的記者,他們認為足球人口不僅需要數量,更需要質量。而足球真的要發展,需要踏實的工作。
“我們很多金牌項目是專業體育,不等同職業體育”
國足成績不好,很多體育迷心中有很多疑慮,因為可以看到的是,我們有很多擅長的金牌項目,比如體操、跳水、舉重等等。對此,跟隨國家隊采訪多年的知名足球記者袁野表示,“我們很多金牌項目并不是職業體育,是專業體育,用專業的方法能夠獲得金牌。和其他國家比起來,他們開展得也比較少,相對來說受眾面非常小的。不像職業體育那么重視,比如職業籃球、足球、橄欖球就不能用這種專業體育的方式推廣,職業體育有他的市場行為,培養的球員和全世界很多球員去競爭。”
袁野直言,“朝鮮那樣的培養方式就是回歸到專業體育的培養機制,這肯定是脫離世界足球、脫離現代足球的,職業現代足球一定要和職業發達國家接軌。”對于專業體育的優勢,袁野還表示,“乒乓球、女排等優勢項目,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說青訓,省市體校等一直對后備人才抓得非常好,一代接一代好的苗子保證了好的人才的涌現。”
“國足本身就沒有進入世界杯的實力,大家都明白”
對于中國隊目前進入世界杯的希望十分渺茫,袁野直言,“中國隊本身就沒有進入世界杯的實力,這個是大家心里都明白的,進入12強賽跌跌撞撞就有運氣的成分。12強如果打得好,我們應該是第四名的位置,但這場沒贏,就墊底了。”
對于國家隊的問題,袁野坦言,“這一場有實力但是發揮不好,有時覺得也有一定命運的問題。中國足球還是要努力前行,病根不是簡單的防守進攻,病根是踏踏實實去搞足球,踏踏實實按照足球規律辦事,請高水平教練去帶,好好認真搞青訓,不是僅僅做表面工程去買球員,這個是問題的關鍵。”
“水平與人口數量無關,是與足球人口質量相關的”
青少年如何來發展,怎么才能最大范圍培養足球人才?袁野坦言,“青少年不喜歡足球,與當年假賭黑有一定關系。現在1997年的隊員沒有什么太好的人才,因為2009年他們12歲練球的時候,正是反賭掃黑高潮的時候,家長自然不愿意孩子去踢球。”
之后的情況有了改觀,袁野說,“2001年至2003年出生的孩子,還是有很多家長愿意孩子去踢球的,2013年和2014年能夠看到足球未來希望的道路,恒大拿了亞冠冠軍,家長孩子熱情也高了,會有一批比較好的苗子。”
另外對于足球人口問題,著名足球評論員孟洪濤指出,“現在抓青訓抓足球人口,并不是足球人口多水平就高,還有足球質量和人口質量的問題,踢球的方式方法不變,從業者的素質不提高,足球的水平還是很低,即便參與的人多了,也不一定國家隊水平就提高了。足球的水平跟實際上足球人口的數量沒有直接必然的關系。和足球人口的質量是相關的。”
“日本很多中小學每周末都有聯賽,青訓工作扎實”
對于如何提高青少年足球,為什么有些國家好像一抓就靈,比如日本和冰島,都有很突出的例子。孟洪濤說,“青少年培養首先是享受足球樂趣,就是素質、興趣的一部分。在這個基礎上,再有一些精英培訓。”
對于青少年培訓,袁野直言,“現在很多時候還是浮躁,大家都想進一線隊,青訓教練基層一些教練不踏實,都想著收錢,否則他們在基層掙得太少,這種現象的存在就導致青訓沒有好的苗子,這也傷了很多家長的心。還是踏踏實實從青訓做起,比如國家給一些鼓勵政策,真正帶一批球員出來。”袁野還說,“我經常去日本,日本很多中小學每個周末都有聯賽,青訓工作扎實。我們這兩年才開始鋪開校園足球,質量不得而知,但踏踏實實做個五年十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孟洪濤也指出,“日本,全國的綱領都是一樣的,綱領的制定符合現在日本青少年的身體條件和素質。就是告訴你踢什么樣的足球,讓你學會踢足球。”
“讓足球成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健康發展”
對于國內足球目前的情況,孟洪濤直言,“現在足球熱是熱,但還是氛圍很浮躁,比如職業聯賽的市場氛圍很大,但真正能給足球發展帶來什么效果、是否能帶動足球水平提高很難判定。拿掉外援球隊就降好幾個檔次,而日韓聯賽基本都依靠本土球員了。”
孟洪濤指出,“發展弊端在幾個層面上,一是浮躁的氛圍,再有就是形式主義的工程。另外從業者的素質有待提高,特別是教練,他們掌握的一些東西跟不上潮流,脫離現實很低端。”他還認為,“過去的足校、現在的很多培訓機構,都是以平臺打著青訓的幌子,很多都是短期效應,達不到很好的效果,這些東西一多,這個市場和足球發展的東西又沾染了很多不該有的東西。”
孟洪濤認為,“足球真正深入人心,耳濡目染做足了各種基礎工作,讓足球、體育成為教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更好的健康有序發展。”
北京晨報記者 宋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