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有意展開煤制油項目的神華寧煤集團,與擁有領先技術的國外某公司展開了漫長的談判。仗著技術話語權,外方提出技術入股、分享資源等種種要求,反復拉鋸6年,談判無疾而終。
如今,神華寧煤400萬噸煤制油項目現場,代表該公司前來與神華寧煤洽談合作業務的外方代表,看著眼前的鋼鐵巨人,不禁感嘆:“太可惜了,我們錯過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和商機!”
光陰荏苒,彈指一揮。位于寧夏東部的荒原,正在崛起讓世界矚目的奇跡。
“出油啦!”2016年12月21日,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油品A線,黑色的煤炭在氣化、分離、置換……數百人翹首等待,當一瓶10升的液體從取樣器捧出時,人們屏氣凝神,目光注視著那透明純凈的油品,短暫的沉默后,現場爆發出海嘯般的歡呼聲。
“煤制油項目概算投資550億元,是目前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化工行業一次性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項目。僅工藝設備就有1萬余臺,鋼結構總量26萬噸,敷設電纜2.1萬公里。”煤制油分公司副總經理趙建寧充滿自豪。
“太不容易了!”煤制油分公司總工程師黃斌介紹,雖然煤制油項目從開工建設到產出合格油品只花了39個月時間,背后凝聚的,卻是神華寧煤乃至全國科研人員十余年的努力。
神華寧煤烯烴項目的氣化裝置采用的是國外某公司的設備,但是技術難題多、設備本身存在缺陷,讓整個系統難以持續正常運轉。神華寧煤公司建議該公司對氣化裝置進行改造,卻遭到極力反對。
“我們自己改造!”兩年多時間里,黃斌和技術攻關團隊先后對氣化的關鍵路徑和環節進行了1000多次革新,成功將干煤粉氣化技術打造成為世界煤氣化技術的前沿技術,為我國在世界煤化工領域贏得了發言權。
從甲醇到烯烴再到聚丙烯,最終的煤制油技術,正是在無數次跌倒再爬起的積累下得以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神寧爐”,獲得15項發明專利。不久前,“神寧爐”與美國頂峰集團簽訂協議,實現了走出國門的宏偉目標。
“目前,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國產化率達98.5%,承擔了37項關鍵和重大技術、裝備及材料國產化攻關任務。”項目總指揮蔡力宏描繪出一幅大國重工的生動畫面:
杭氧集團公司為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研發試用的10萬標方級大型空分成套設備,1小時生產氧氣可充滿14座北京奧運“水立方”,杭氧公司一躍成為世界空分巨頭;在與煤制油項目的合作與科研攻關的過程中,沈鼓集團的大型丙烯壓縮機,成功拓展全球市場;江蘇海鷗冷卻塔公司在煤制油項目中成功研發大型環保型冷卻塔群,隨后中標土耳其速馬電廠項目,進入西門子全球采購系統……
“‘實干是成就事業的必由之路’,這句話最能詮釋這10余年來發生在這片荒原上的一切!”蔡力宏感慨萬千。
?
?
?
相關鏈接:
海口一住戶煤氣泄露引發火災 無人員傷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