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6月17日,由清華大學法學院主辦,京東金融承辦的金融科技發展與法律前沿國際論壇召開。會上,由清華大學法學院提供學術指導、京東金融研究院組織編寫的國內首份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與法律前沿報告——《2017金融科技報告:行業發展與法律前沿》發布,報告立足當下全球金融科技實踐,對金融科技的行業發展及法律前沿問題進行梳理和研究,并提出構建中國金融科技生態體系的建議。
此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國內外頂級學府的資深教授、政府機構和金融科技領域的權威人士、金融企業界代表等,共同探討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現狀和前景以及金融科技的關鍵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并為金融科技政策與法制建設建言獻策。
多方建言 論道金融科技法制建設
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融資額攀居全球榜首,金融科技對行業效率的提升、價值的重塑有目共睹,但隨著技術的迭代創新以及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逐步深入,業務模式、海量數據處理以及產品創新的尺度越來越需要與之匹配的金融法律政策。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在致開幕詞時提到,促進金融科技生態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不僅對于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有利于促進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消費者的福祉。而強化金融科技領域研制規范的技術標準與服務標準,有助于中國金融科技在國際競爭當中取得優勢。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首先提出監管科技(RegTech)的重要性,他表示要大力發展監管科技,完善金融監管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功能監管雙支柱,并致力金融數據標準化,其中監管機構應肩負整合Fintech行業金融數據的重任,制定Fintech行業監管規則、行業技術標準,規范市場進入和退出。他還給出了要明確RegTech的發展路徑,以及實現金融科技監管成本適度內部化等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鋒則針對制度建設如何助力金融科技的發展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提出,首先金融科技監管觀念需要轉變,除政府部門外,也需要專家學者的參與?;ヂ摼W行業自身要加強協調和自律,共同制定規則,加強公共產品供給的同時,司法機關也可以提供司法政策、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等制度供給,為金融科技、互聯網企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保護消費者利益,加大對互聯網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用得好可以促進發展,造福社會,用得不好可能帶來風險,危害安全。在金融安全和風險問題上,金融科技不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而有任何特殊和例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助理呂羅文說。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蔡洪波也指出,金融科技的不當使用,可能為欺詐、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便利。
那么,金融科技到底需要怎樣的監管?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秘書長楊再平則期待最大限度包容金融科技發展的金融監管環境。他認為要把金融科技納入監管者的視野,研究金融科技的特點和規律,并鼓勵已成熟技術在金融領域的使用推廣。此外,楊再平還建議借力相關行業協會類組織的力量進行行業自律和自我監管。
前瞻視角 構建金融科技生態體系
在本次論壇上,京東金融研究院發布的《2017金融科技報告:行業發展與法律前沿》,成為了與會嘉賓關注的一大焦點。報告不僅對于行業的發展進行了研判,同時對建立行業健康發展所需要的法律規范,提出了意見。
《2017金融科技報告:行業發展與法律前沿》首先回顧了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并總結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萌芽期即金融科技1.0時代,金融企業設立IT部門,開始了電子化信息化的過程;隨之而來的是金融科技的起步期——金融科技2.0時代,科技與金融的融合更加深入,科技第一次獨立于金融系統;而到今天,金融科技迎來3.0時代,進入快速的成長期,互聯網作為金融技術化的基礎設施,逐漸面向傳統金融機構不能顧及的長尾客戶。
在3.0時代,金融科技飛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已經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等金融領域。報告認為,從世界范圍來看,與金融科技相關的關鍵技術,主要包含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方面,從資本對技術的關注熱度來看,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將轉向區塊鏈、智能身份認證、人工智能應用等前沿技術。
基于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深入研究,報告的法制建設篇對金融科技監管政策的經驗進行了探討,梳理英國、美國、新加坡等金融科技較為先進的國家在監管方面的經驗,并建議以“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構建我國金融科技生態體系。
京東金融總法律顧問劉志堅表示,金融科技生態體系不僅包含通過技術手段提供創新金融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為金融業提供技術服務的科技公司和提供金融合規科技應對方案的監管科技公司,還包括傳統金融機構,它們與金融科技投資機構、商業模式孵化器、金融科技監管機構、科技監管機構和金融科技監管機構,共同推動金融業的發展與變革。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劉晗對該報告作出點評,他表示,京東金融研究院組織編寫的這份報告是非常及時的,也是目前我們了解和研究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尤其是涉及到法律和監管領域非常難得的一份研究資料?!拔蚁嘈胚@也非常有助于我們關注金融科技發展,包括網絡法發展的人士以及產業界各界人士能夠去了解和思考如何能夠促進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劉晗最后說。
?
?
相關鏈接:
綠色金融為何先在地方試驗?聽聽總理怎么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