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早已經“春風化雨”,的各種實實在在行動,澆灌滋潤著每一位有著創業激情的勞動者。為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展現大眾創業風采,南海網將對往屆大賽中獲獎的創業典型人物進行采訪,講述創業者背后的故事,借這些創業者的成功經驗,鼓勵更多擁有創業夢想的朋友。
她來自風景優美的黎鄉海南白沙縣榮邦鄉,從小耳濡目染跟隨外婆學習織錦技藝。長大后,她雖然出外讀書并在大都市找到一份安逸的工作,但那些年走南闖北的她老是感覺心里不踏實。后來,她發現,那是牽掛家鄉的黎錦。于是她回到家鄉,成立了黎錦手工藝專業合作社,致力于生產和推廣黎錦及工藝。她就是張潮瑛,白沙縣燦然黎錦手工藝專業合作社社長。
走多遠,放不下那片五彩黎錦
張潮瑛是一名地道的“黎妹子”,1986年她出生在山水優美的白沙縣榮邦鄉榮邦老街16號。在她的腦海里,家鄉最美的不僅僅是綠油油的山和清清的河,還有一種手工藝品——黎錦。
21歲那年,身材修長、相貌出眾的張潮瑛從廣東某學院畢業,但由于她能歌善舞,第二年便考取了考取國家級國際標準舞拉丁舞B級教師資格證,并在廣東省花都區一家拉丁舞培訓中心就職。可以說,那些年,她做過酒店管理人員、在中山大學法學系法學專業進修本科、做過文員、舞蹈老師。
2010年,有了一點積蓄后,她回到海口,開起了餐館,但最終經營不善倒閉。那時候,“多年在外漂泊,自己心里老感覺到空蕩蕩的”。張潮瑛說,有時候人在外面,想念的就是家鄉。于是,回到白沙縣青少年宮任一名拉丁舞教師,同時成立了種養專業合作社及榮邦鄉農村淘寶便民公益服務站的合伙人。
她認為,不管走多遠,心里老是放不下家鄉: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特產。而最讓她舍不得的,則是家鄉五彩的黎錦。
回到家,系統學習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工藝
張潮瑛說,黎錦堪稱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歷史已經超過3000年,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書上就稱其為“吉貝布”,其紡織技藝領先于中原1000多年。按技藝可分為紡、染、織、繡四大工藝,制作精巧,色彩鮮艷,富有夸張和浪漫色彩,圖案花紋精美,配色調和,鳥獸、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帶有強烈的本民族特色。染料主要采用山區野生或家種植物作原料。這些染料色彩鮮艷,不易褪色。
她從小對黎錦耳濡目染,跟隨外婆學習織錦技藝。但由于老人家年紀漸漸老去,沒有得到進一步系統的學習。有一次,她在附近村莊看到了老藝人在制作黎錦時,那份牽掛讓她心動。經介紹,她正式師從當地一位黎錦名師學習潤方言織錦及雙面繡技藝。在學習的路上,由于各個地區方言的不同,和老師的交流總是會有不順利的地方,但這些都不能阻擋她對黎錦的熱愛。
看著她這種狂熱的態度,父母有點擔心,擔心她是否有點“過火”?但每次她總會跟父母耐心的解釋:相信我,我一定會做的很好!有了家人的理解,她更專心學習黎錦技藝,那段時間她每天至少10個小時以上都花在學習黎錦上面。甚至到專業的院校專門學習黎錦技藝,到省外參加交流活動,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技藝。據介紹,從2014年開始,張潮瑛便參加了多次由縣里、省里舉辦的黎錦技藝班培訓,并在五指山民族技工學院織錦專業班進修。
張潮瑛的團隊依托黎錦民俗元素和紡織技藝為基礎,結合設計師創意設計理念,與現代服飾相融合,將產品引入現代家居生活,改善城市生活,引領時尚潮流。(南海網記者孫令正)
咬緊牙,成立黎錦手工藝專業合作社
漸漸的,張潮瑛也意識到關于黎錦的許多問題:為什么我們傳統的黎錦會出現技藝傳承的斷層,大部分年輕的一代對手工藝不感興趣、更別說沉下心去認真的學習一門古老的技藝。
張潮瑛說,技藝的流失,傳統的習俗也在慢慢的消失,這些文化的丟失讓人感到心痛!尤其是隨著現代紡織技術的飛速發展,黎錦的傳統工藝正在面臨嚴重的挑戰。她的心里也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想為黎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2016年6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正式成立了燦然黎錦合作社。
張潮瑛說,在創業的路上,資金的短缺是個短板,幸虧在最困難的時候,白沙縣政府通過電子商務產業園,接納了白沙燦然黎錦合作社,三年免租的政策,解決了場地不夠用的燃眉之急。
目前,該合作社的核心成員有15人,黎錦織造人員有65人,其中有黎錦傳承人、服裝設計師、工藝品視覺設計師、資深電商運營策劃師等,最可喜的是還有不斷地年輕力量加入這個團隊。
合作社的技藝及產品立即得到社會的認可。該合作社的“手工黎錦的制作與銷售”項目獲得2016年海南省創業大賽企業組初創組二等獎;2017年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生代比賽獲得“傳統織造技藝新生代手藝之星”稱號。
同時,合作社通過開展免費的培訓班,讓更多的喜愛黎錦的人,到店里學習傳統的黎錦技藝。目前主要培訓的對象都是年輕的中青年婦女,技藝通過考核后,可以在家里完成作品,合作社回收產品,月收入可達2800元-3500元。此外,合作社也和其他市縣的合作社強強聯手,攜手共進。
創業大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海南黎錦文化獨特的魅力
張潮瑛說,最難忘的是2016年海南省創業大賽,“手工黎錦的制作與銷售”項目獲得了企業組初創組二等獎。她介紹,在縣就業局,縣團委的支持下,參加了2016年海南省創業大賽,從初賽、復賽、到總決賽,眾多的人給予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大力的支持。最終以“手工黎錦的制作與銷售”項目,獲得了企業組初創組二等獎。這不僅是她人生的轉折點,同時也打開了知名度,讓更多的平臺和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們,了解到有一個熱愛傳統黎錦的年輕團隊在崛起。
如今,這個團隊依托黎錦民俗元素和紡織技藝為基礎,結合設計師創意設計理念,與現代服飾相融合,弘揚民俗文化技藝的同時,重點打造精美、時尚、舒適的系列產品,將產品引入現代家居生活,改善城市生活,引領時尚潮流。該合作社的產品目前已經就得到眾多團體訂單,以及直營店散客、電商平臺、旅游景點的青睞。
張潮瑛說,既然已經開始了,就會用更多的熱情,把對傳統文化的情懷和熱愛都轉化成對這份事業的執著和堅持。把產品帶到更遠的地方去,讓更多的人領略到海南黎錦文化獨特的魅力!
?
?
?
相關鏈接:
外國留學生穿漢服曲阜探秘漢文化
海口秀英區成立文化志愿服務隊 讓群眾共享文化大餐
瓊中番道村傳承黎族文化民風淳樸 騎行路線受熱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