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園驚現“俠客島”!
——華師附中學子自主學習的熱情是怎樣點燃的
華中師大海南附中每天下午最后一節是學生自習課。
初三有個班的自習課長期沒有教師守班,學生們在教室里如癡如醉,研討問題。有的揮筆演算,有的小聲討論。時而爭論疊起,時而大笑一聲立即掩口。更有三五學生,推擁一生上臺板演。粉筆落板,琤琤有聲,聲音甫停,掌聲頓起。
這場面,有點像金庸筆下“俠客島”的武林高手癡迷武學的情狀。
這是梁老師的班。早就聽過校長介紹,說他班上的學生自學研討風氣濃厚。這天下午課間,我去他班上叫來幾個學生,要他們寫兩三百字介紹一下他們的做法。
晚上我拿了他們交的紙條一看,竟然激動得睡不著覺了!
梁宗睿同學寫道:三年時光中,最大的收獲當數自學能力的提高。梁老師曾經給我們講述,他的一個學生上完初中,高中的知識也學完了。從此我開始超前學習,并嘗到了甜頭。目前,我也買來了高中的課本,學習高中內容,開闊眼界。
王天億同學說了梁老師的基本做法:作業量少而精;成立研究小組,讓學生自己在自習課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而最令我感動而且激動的是符瑩釧同學的文字。她不僅僅概略地描述與總結教與學的行為,而且對它有著深深的理性思考與對生命質量的體認!
一是課堂是學生展示的舞臺;二是老師的教法開拓了我們思維。她說:“也許數學題只有一個答案,但方法卻可能多種多樣。例如一道求線段的最值問題,可以從設未知數,找等量關系,建立函數求最值,也可以用幾何推理,找線段間的等量關系,運用垂線段最短或三角形三邊關系等有關最值問題的工具來解決問題。我是梁老師教學方法的極大受益者,這種模式不僅讓我們自己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而且開拓了我們的思維。”
她接著揭示原因:“因為要上臺當‘老師’,所以我們會將問題弄得一清二楚,在講題時,同學們的思想擦出火花,提出質疑,詢問道理,簡化方法,甚至會有同學提出全新的思路。”
“擦出火花,提出質疑,詢問道理,簡化方法”,一連串的整句,這種成熟老練的語言,教師們常用的論文詞匯,從15歲孩子的筆下流出來,一下子擊中了我的心!我想也許是數學邏輯思維訓練大樹上逸枝旁出的語言小花!
令人震撼的還在下面:
“這就讓我們在過程中找到了樂趣和自信,攻克難題,展示自我的自豪與喜悅真的是無與倫比的。”
這是自我生命價值的體認!說白點,就是我們這樣的生命是有意義的生命。
“這種自主探究,開拓創新的方式,不僅是數學,也影響到了其他學科,讓我們在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一套學習方法。”
這是對學習行為的深刻認識,世界上諸類學科其實是相通的。思維方式,審美認識等。
“我們的目標不是在已知領域中做到最好,而是要在未知領域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點睛之筆如有神助!
她懂得凡立文字,必須周密。將潛在的質疑消彌于無形。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成績,不僅僅是為了考上名校,也不僅僅是為了一個飯碗,而是為了創造!
讀完這些文字,我懷著一種壓抑不住的沖動,我覺得我要趕快告訴那些教育界的朋友。
當然,首先要問問梁老師——這是真的嗎?盡管曾經了解到他的班級上次期末大市統考全班36個學生18個100分,平均97;以前他所教的學生曾有多名考入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也聽說他師德高尚,經常周末給幾個基礎差的學生義務補課……但我還是要證實。
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問他。他笑笑說:“當然是真實的!我們天天都這樣啊。不稀奇。”
我不想給他增加壓力,動員大家都來聽他的課。公開課評課往往眾口難調。
我們要大家來聽學生的課!我們聽過許多作秀的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公開課,但課內課外不一樣,公開課與平時的課不一樣。
在這里,這是最真實的教育成果的展示!能教到不需教,這才是上乘境界!我問:我們能到您的班級參觀嗎?就是最后一節。他說:可以!
果然如此!課堂就是開頭的一幕。我拍了許多照片,也錄了像放在網上。
如果不相信,你們可以暗訪!
?
相關鏈接:
好消息!北師大附中海口附校初中部9月正式招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