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身份涉及多個單位均表示“查無此人”
劉洪濱到底是誰?昨天下午,北京大學、吉林省人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均表示查無此人。
北青報記者還留意到,劉洪濱所參與的“健康節目”中提及她是中華中醫醫學會鎮咳副會長、東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長、中華中醫醫學會風濕分會委員。
但是,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全國性社會組織查詢系統中查詢不到有東方咳嗽研究院和中華中醫醫學會。
昨天下午,北京市衛計委表示,所謂的“神藥專家”劉洪濱(斌)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已查實,無此人。
北青報記者從北京市食藥監局了解到,在北京注冊的執業藥師系統中,也沒有名為劉洪濱(劉洪斌)的人。
這也意味著,“神藥專家”劉洪濱(劉洪斌)不在北京許可的有藥師資質的藥師行列內。
北京市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有兩種情況,一是劉洪濱(斌)有執業藥師資格,但沒有在北京注冊,可能會存在這種情況;二是這個人根本就沒有執業藥師證”。
北青報記者通過她所參與的“健康節目”中提供的多個身份進行了查詢。
在國家衛計委網站執業醫師查詢系統中,節目中涉及的所有醫療機構,均查不到名為“劉洪濱(斌)”的醫生。
調查
參與推廣一款假藥 倆月賣近兩百萬元
劉洪濱的身份目前尚不清楚,甚至劉洪濱是否為真名亦未可知。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劉洪濱曾在電視節目中推廣的“藥王風痛方”已經被安徽省食藥監部門認定為假藥,而劉洪濱和背后的廣告公司也只是整個售賣假藥過程中的一環。
成立于2011年7月的北京華玨達公司是一家從事電視購物經營活動的公司,地址在同一棟樓的北京怡康健生物科技公司則接受華玨達公司的“分線業務”。
2014年7月,兩家公司的實際出資人張凡(化名)聯系購進湖南岳陽今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 “御醫風濕痛走珠給藥器”、貴州省大方縣貴州奢香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 “清椿堂藥王風痛方活絡祛痛酊”。
針對這兩種產品,他們通過北京央廣聯合傳媒有限公司、中視藍海(北京)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在甘肅衛視、河南衛視、山東教育電視臺等電視媒體以“御醫健康匯”和“藥王養生匯”的養生節目形式對上述兩種產品進行宣傳,稱產品為“御醫風痛方”和“藥王風痛方”。其中,“藥王風痛方”在宣傳中被稱為劉洪濱教授的祖傳秘方。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華玨達公司的進貨廠家不僅提供了產品的廣告片,還提供了一整套的話術。
在電視節目中,劉洪濱會介紹產品的成分且有“顯著的療效”。觀眾觀看廣告后通過400電話跟公司聯系,北京怡康健生物科技公司會將患者打入的電話分線給華玨達公司各區長、組長,公司話務員,再由話務員對打電話的患者以健康顧問的身份宣傳和推銷產品。
一位話務員表示,公司的新產品銷售之前會組織員工培訓新產品話術,“主要是觀看廣告片并結合話術進行自我培訓”。雖然話務員會根據打來的電話進行回訪并使用話術宣傳、推銷產品,但公司賣的“具體是什么產品自己也不清楚”。
連公司話務員都搞不清楚產品是什么的假藥,在短短不到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華玨達公司僅從一家快遞公司對外售出的產品,合計銷售金額就達到了6697307元,其中劉洪濱的“祖傳秘方”賣出了1954687元。
說法
廣告進行虛假宣傳或可追究刑事責任
和劉洪濱的名字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多個產品、生產企業和參與播出廣告的媒體平臺都有被處罰的記錄。
除了“藥王風痛方”,在2014年的“唐通5.0”節目中,劉洪濱以北大專家身份推銷的山西華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糖尿靈片”,這個廣告被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為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2015年,劉洪濱所推廣的 “苗醫鮮藥(消喘膏)”藥品廣告中因含有“畫面出現專家劉老師形象介紹苗仙咳喘方的功效,4分46秒后出現多位患者形象演示使用苗仙咳喘方后的效果”等內容,且未發布廣告批準文號及藥品生產批準文號的違法行為,被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中分局處罰。責令當事人山東教育電視臺停止發布上述廣告,沒收廣告費用14000元,罰款14000元。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耀軍表示,根據《廣告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將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 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藥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該《通知》指出,醫療養生類節目只能由電臺電視臺策劃制作,不得由社會公司制作;醫療養生類節目需報備;嚴禁醫療養生類節目以介紹醫療、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直接或間接發布廣告、推銷商品和服務。
《通知》中還強調,醫療養生類節目聘請醫學、營養等專家作為嘉賓的,該嘉賓必須具備國家認定的相應執業資質和相應專業副高以上職稱,并在節目中據實提示。醫療養生類節目主持人須取得播音員主持人執業資質,依法持證上崗。
?
相關鏈接:
該拿“假藥廣告藝術家”怎么辦?
“假藥廣告藝術家”不過是一只替罪羊
警惕:海外代購“特效藥”實為自制假藥
涉案金額達1.2億的“進口”假藥 究竟是美容還是毀容
判處刑罰后還在繼續賣假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