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案件屢禁不絕,社會危害不可小覷。無論從保護公眾利益的角度,還是從守土有責出發,協同預防機制都不能滿足于有,而要讓其發揮出更強大的作用和效力。協同機制鏈條上的每一個部門都要切實負起責任來,共同撐起公眾利益的“保護傘”。
據新華社6月19日報道,近日,廈門一市民接到來自境外的改號電話,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機關辦案人員,通過木馬病毒竊取其賬戶資金430余萬元。記者近期在福建多地調查發現,徐玉玉案件發生后,各地對電信詐騙犯罪持續嚴厲打擊,發案數、群眾被騙金額呈下降趨勢,但此類犯罪目前仍然處于高發態勢,僅福建日均發案數便在百起以上,單筆被騙百萬元以上的案件時有發生。
電信詐騙讓不少人蒙受了巨大經濟損失,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社會各界要求加大打擊的呼聲不斷。為了斬斷犯罪鏈條,電信、金融、公安、司法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協同防范措施,從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嚴懲等不同階段構筑“防火墻”,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不僅發案數量、詐騙金額“雙下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眾的防范意識。然而,電信詐騙案件在一些地方依然頻發,也讓人們看到了遏制電信詐騙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
電信詐騙案件能夠頻頻突破協同聯防機制構筑的“防火墻”,說明目前的“防火墻”還不足夠牢靠。比如,一些受害人的防范意識依然低下,對詐騙案件的新特點、新招數缺乏抵御能力;一些協同部門沒有盡到應有的防范義務,電信部門對一些違法犯罪人員利用改號軟件、虛擬號碼繞過屏蔽的手段依然有些后知后覺,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和中小銀行對于賬戶實名制、開卡程序等沒有嚴格落實執行,有意無意地提供了轉移贓款的“通道”;一些執法部門對于冒充司法機關人員行騙的做法仍缺乏精準的預防和打擊措施,查處慢半拍等于在給騙子拖延時間和制造機會。
遏制電信詐騙行為,關鍵是形成有效的防范閉環機制。閉環機制不僅要有完善的制度支撐,而且需要鏈條上的每一環都能快速響應、快速堵漏,把自身的職責和義務落到實處。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任何一個協同部門“慢半拍”,都會讓整個協同機制的作用“打折扣”。說到底,協作不給力、效果達不到最佳,還是與相關企業和部門利益至上,沒有從老百姓的財產和權益出發考慮問題有關。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電信網絡詐騙花樣不斷翻新的形勢下,相關部門的協作機制不能存在短板,“木桶原理”在防范電信詐騙案件方面同樣適用。隨著違法犯罪手段的“推陳出新”,協同防范機制也應與時俱進,盡快找漏洞、“打補丁”,讓防線更牢靠。
從制度建設層面,電信詐騙違法犯罪人員的“黑名單”制度應進一步健全。雖然不少主要的違法人員身處境外,但贓款的轉移需要國內人員的配合,其中不少人是慣犯、累犯,對這些人應該進行嚴防、嚴控;從協同機制的運作層面,應進一步嚴格電信、中小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執行賬戶實名制、可疑電話使用限制、資金流轉審查的責任規定;從技術攔截層面,各部門有必要加強信息共享,不斷更新攔截、審查、防范的技術手段;從執法層面,應強化國內外的協作,加大打擊力度,提高違法犯罪成本和被查處的概率。當然,對一些協同部門不落實義務、不主動作為,甚至故意設置“障礙”的行為,應嚴肅追責。
電信詐騙案件屢禁不絕,社會危害不可小覷。無論從保護公眾利益的角度,還是從守土有責出發,協同預防機制都不能滿足于有,而要讓其發揮出更強大的作用和效力。協同機制鏈條上的每一個部門都要切實負起責任來,共同撐起公眾利益的“保護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