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改造50萬平方米,5年內新增250萬平方米“村里的眾創空間”。日前,天河區先行先試出臺《天河區關于利用村(社)集體物業打造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工作指引(試行)》(下稱《指引》),要把全區村(社)集體物業打造成為平價高效、設計新穎的科技企業的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可以想見,這將成為天河區在打造發展新引擎上的一條新路徑,也將大大加快創新發展的速度。
近年來,創新創業快速興起,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年輕創業團隊來說,也許項目還不成熟,人員也在籌備中,資金未完全到位,大多只能低成本運作。他們不可能選擇交通便利、配套齊全但價格高昂的商務區,而郊區的眾創空間雖然價格合適,但交通不便、影響效率。因此,位于中心城區的低成本眾創空間、孵化器、創新創業產業園區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天河區打造“村里的眾創空間”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對于創業團隊而言,它可以大大降低創業成本,有助于在短時間內形成創新集聚的氛圍;而對于眾多城中村而言,則可以通過改造因產業升級而閑置的大量廠房空地,盤活土地資源,獲得更多的村集體收入,改善城中村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實現村企的升級。
村里低成本的眾創空間,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城中村。雖然隨著城市的發展,不少嘈雜凌亂的城中村已經不復存在,可是十幾二十年前,那些初到廣州尋找夢想的外地年輕人,很多都是在雜亂無章但生活成本低廉的城中村邁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他們住在一個月租金僅兩三百元的出租房里,在城市里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正是大量外來人口為廣州帶來了持續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對于開展得紅紅火火的創新創業來說,同樣也需要低成本的創新集聚區來為年輕人的事業起步創造條件。低成本的創業區有多重要?拿美國硅谷來說,目前已經成為美國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區之一。可是在當年,位于圣塔克拉拉山谷的硅谷就是一個生活成本低廉的山旮旯;正是低成本,才讓很多大學生可以輕松地在此創業起步,從窮學生變成了科技新貴。
創業可以說是成功率最低的行業。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年有上千萬家創業企業誕生,3年后仍“健在”的比例不超過10%,說是“九死一生”也不為過。正是無數失敗項目的前赴后繼,才讓創業創新成為潮流。所以,打造廣州創新的引擎,一定要重視低成本的創新空間,只有低成本,才能讓這些失敗的項目有重新開始的可能,才能降低創業創新的門檻,才能讓創新保持活力。誰知道哪一個創業項目會脫穎而出,成為未來的獨角獸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