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則名為“貴陽某中學操場上公開砸手機”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視頻中一名身穿迷彩服的年輕男子在地上將手機一部部砸毀,學生們在操場上集體進行觀看。該視頻發出后,立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該學校出于什么原因砸手機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熱議:
“學校砸手機”
網友褒貶不一
“貴陽某中學操場上公開砸手機”的視頻大約有56秒。視頻中一個身穿迷彩服的男子蹲在跑道邊,用鐵器敲擊手機,敲擊多下后,又用腳踩、用手扳,直到手機完全變形后,又從黑色的塑料袋中摸出另外一部手機,進行砸毀。
該視頻被發到網上后,立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記者在網上看到,僅是一個名為“交通安全蜀黍”的公號轉發,就引發了8000多條評論,此外新浪新聞、Vista看天下等賬號都進行了轉發,該視頻也瞬間登上微博貴陽熱搜,網友評論突破十萬條。
對學校的做法,網友評論不一。網友“西鄉入院”就說,既然學校有這樣的規定,學生就應該遵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的出發點肯定是為了學生好,不要一味指責學校。
也有網友建議,學校可采取更加理性的方式解決帶手機的問題。雖然玩手機影響學習,但如果遇到確實需要與家人聯系的時候,沒有手機怎么辦。學校能否想出更兩全其美的解決方式。
學校:
銷毀“無主”手機
進行警示教育
那么學校為何會砸學生的手機呢?記者就此事聯系到了視頻中的學校:白云區永茂中學。
“我們學校是全軍事化管理,入校前就和家長溝通過手機攜帶方面的事。”學校一位姓余的負責老師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告訴記者,入校前學校就與家長及學生簽訂了入學協議,協議中明確:學生不能將手機、平板電腦、煙酒等帶入學校。
余老師介紹,本次銷毀的手機,約有20部。這些手機是部分學生私自帶入學校,并且藏在消防栓、洗手間天花板等處,被學校檢查時發現的。對于這些查獲的手機,他們曾通知學生前來認領,但學生們可能害怕被記過,過了一個學期,仍然有很多手機沒有人認領。他們也不能私自將這些手機銷售或者做別的處理,因此校方才將這些無人認領的手機進行了公開銷毀,以此進行警示教育。
針對一些網友提出的問題,余老師說對于學生攜帶手機,他們首先是警告,然后通知家長、記過,但不會直接沒收手機。考慮到地州市一些學生確實需要與家里聯系,他們發放了一些攜帶證,這些孩子是可以帶手機的。另外,如果學生確實需要使用,也可以平時將手機放在老師那里,在周末、假期時,學校也會還給他們。
此外,在學校中他們還安裝了校訊通,學生可以免費與家人進行聯系。
家長:
學校做法能理解
但可以更人性化
對于學校的做法,家長如何看待呢?
“對自己的孩子,我們是不讓他帶手機進學校的,我們覺得學校管得嚴格一點是好事。”一位姓李的家長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在該校讀初二,當初讓孩子讀這所學校,就是看中學校的軍事化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嘛。”
“學校的管理我們支持,只是希望執行一些措施時,能更加人性化。”另一位家長馬先生則說,入學前他們和學校簽署了入學協議,確實說不能帶手機,學校查扣學生的手機,他是理解的。但是他認為學生屬于未成年人,這些手機也都是父母花錢買的,希望學校查收后可以和家長聯系,將手機交給家長,而不是自己處置。
實習記者 陳玲 本報記者 歐魯男
?
相關鏈接:
云南大學“凡偉”發現電荷不存在?校方稱查無此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