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志月
通訊員 余 斌 邱 毅
今天,湖北省襄陽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多起觸網違法犯罪案件。
“在當前社會‘互聯網+’新業態下,涉黃、涉槍、電信詐騙等犯罪線上線下動態聚合發展趨勢更加明顯。”襄陽市公安局副局長王紹洪說。
人肉搜索販賣信息
今年3月,襄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網上巡查時,發現一家網站其在打出廣告:能手機定位、可查婚外情、找人、曝光婚外情等。
“初查后,我們發現這家網站涉嫌非法販賣公民個人信息。”襄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張波說,隨后市公安局指定棗陽市公安局立案偵辦此案。經過一個多月偵查,棗陽警方查明以楊某為首的不法團伙。
4月20日,棗陽警方專案組在武漢市黃陂區現場抓獲正在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楊某等13人,當場提取固定了電子證據1萬余條,包括銀行財產信息、個人征信信息、開房記錄、名下房產、快遞收貨地址、滴滴打車、支付寶、QQ微信、手機話單及定位服務等信息。
據辦案民警透露,楊某團伙在黃陂區一個高檔小區設置辦公地點,販賣公民個人信息非法獲利100余萬元。
楊某等人的交易等全部在網上完成。當客戶有查詢其他公民個人信息需求時,在該網站上與“客服”取得聯系;根據查詢需求不同,“客服”報出相應費用;“客戶”接受報價后,先支付一半費用作為押金;查詢成功后,“客戶”支付余下費用。
“支付方式也全部通過第三方平臺在網上完成。”辦案民警說,該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從中抽取“手續費”。
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查中。
微商團伙資源共享
警用催淚器、電警棍、GPS定位追蹤器……
如果不是襄陽老河口市公安局辦案民警指導鑒別,《法制日報》記者根本無法辨別出這些全是仿冒的警用器械。而出售這些警用裝備的人,全部是微商。
2月15日,老河口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在工作中發現一條利用互聯網微商銷售假煙的線索,并上報至襄陽市公安局請求協查。
4月初,專案組分別在襄陽老河口、南漳等地收網,抓獲買賣假身份證、駕駛證的4名嫌疑人,其中刑事拘留兩人、批準逮捕1人。經審查,嫌疑人透露的線索指向一個叫“宜微庫”的微商團伙。
專案組追查后發現,“宜微庫”團伙涉嫌買賣假證、公民個人信息、假藥、警用裝備、弓弩等多個不法行為;同時,該團伙與其他4個微商團伙資源共享,互相倒賣非法證件、設備、違禁品等。
經縝密偵查,5月23日,在襄陽市公安局大力支持下,老河口市警方分別在山東、四川、江西、武漢等地抓獲周某等團伙成員9人。
從5個微商團伙的倉庫里,警方查獲電警棍2000余根,警用催淚器1000多個,GPS定位追蹤器300多個,從涉案電腦中提取警用裝備電子交易記錄6萬余條。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案件成功告破。
本報襄陽(湖北)6月22日電
?
相關鏈接:
河北邢臺警方打掉冒充QQ好友詐騙團伙 4人被刑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